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15分钟央视深度报道,看看中车时代电动到底有何本领?

作者:  信息来源:中国客车信息网    发布日期:2016-11-29


  11月27日晚,著名经济栏目央视《经济半小时》,对中车时代电动进行了长达15分钟的深度报道。是什么吸引央视来做深度报道?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高速发展阶段,而“智能制造”项目的推进,有利于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首批入选国家“智能制造”项目的新能源客车企业,中车时代电动已然成为行业典范。



  点击查看视频


  故事是这样的:


  在15分钟的报道中,央视重点聚焦了中车时代电动的物联网平台“云智通”。



  真正的“售后无忧”


  电动汽车作为刚刚市场化不久的创新产品,企业的售后服务关系到车辆的安全和高效运营。一方面,“云智通”系统通过相关传感器就能有效监测并控制车辆可能存在的危险隐患,将保障乘客人身安全作为系统监控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云智通”系统不但能规范驾驶员操作行为、降低运营成本,为客户提供主动维修服务,避免影响运营。可以说从客户提车起,车辆就将通过“云智通”与中车时代电动服务和技术部门相连,真正做到随时随地“售后无忧”。



  精准的“私人定制”


  智能制造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高效、准确、及时挖掘客户潜在需求。“云智通”系统能够搜集、储存、分析海量数据,为车辆研发、设计改进提供可靠的依据与参考。这种满足并非传统意义上“按照客户的要求去生产”,而是通过大数据采集对客户使用习惯、产品应用环境,深度了解不同客户对于产品的潜在需要,最终为他们提供高度匹配的整车产品。



  智能的“全流程”


  不难发现,“云智通”系统的应用与推广,涉及到中车时代电动产品从研发到生产再到售后的整个流程。通过“云智通”系统,中车时代电动正是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精细化、主动化的产品与服务。而这正是智能制造在新能源客车领域的重要价值和独到魅力。



  当然,陪同“云智通”系统出镜的还有试验检测中心。通过计算机和智能化装备替代频繁的车辆路面试验,不但大幅提升了研发效率,还降低了开发成本。智能制造对于新能源客车研发工作的价值不言而喻!



  本次央视选择中车时代电动作为“智能制造”项目典型,看重的是该企业不仅将“智能制造”从项目本身得到应用成果,更延伸到给客户带来更大价值,实则是行业发展的领军企业。


  当然,台上一分钟,台下10年功。这10多分钟的“亮相”却足足花了3天拍摄。两位央视“大咖”,都是10多年央视采编经验的老师。他们在最短时间内,消化生涩的技术,转为大家喜闻乐见的画面。


  拍摄花絮,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







新闻专题

更多>>

挑战金旅百万公里

早在20年前,金旅客车已经把“匠心文化精品工程”... 更多>>

中国中车亮相德国汉诺威车

9月24日,在享誉百年历史的世界第一大商用汽车车... 更多>>

宇通新能源客车应用效果专

高铁、私家车、互联网等因素的影响,让公路客运行业... 更多>>

玉柴机器百万公里无大修

随着产品力的不断提升,“百万公里无大修”已然不只... 更多>>

最新图片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客车信息网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信息发布欢迎投稿意见建议诚聘精英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