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物专栏

何光远:电动车发展要适度 甲醇车大有前途

作者:  信息来源:汽车产经网    发布日期:2016-09-05

  新能源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但具体方向,也扑朔迷离。

  电动车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吗?现今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吗?什么样的新能源政策更适合我国国情?

  2016年9月2日,在2016泰达汽车论坛上,原中国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接受了汽车产经网的采访,讲了他对于汽车工业的一些“心里话”,他认为,现在全国一窝蜂的搞电动车容易出现问题,恐怕不可持续,传统内燃机还有很大潜力值得发掘另外,何光远认为,甲醇车也是一个比较有前途的新能源发展方向。

  电动车发展要适度

  作为老一辈的汽车人,这位87岁的老人谈起汽车工业,依然有些动情。谈到电动车发展,他认为,把电动车归为新能源汽车是不合适的。因为,第一,电不是新能源,第二,电动车也不是新东西。

  据了解,电动车诞生在1834年,是英国人罗伯特·安德森发明的,这比1886年卡尔本次的第一台内燃机汽车要早50年。

  何光远认为,现在我们把电动车叫做“新能源汽车”,不科学,应该给它正名,就叫“电动车”,或者是纯电动车。何光远认为,电动车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非常高,所以它现在发展比较快,去年生产了30多万台,但它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电瓶的比能量现在还达不到内然汽车用起来这样方便,可以长途旅行使用。即使快充也得半小时以后,但是经常快充的话,这个电池的寿命也会减少,慢充就需要几个小时,充电的时间很长。另外,行驶的里程很短,有一百几十公力就了不得了,就是很好的电动车了。

  “电动车现在这么一窝蜂的这么上,我认为不可能持续。”何光远说,很多企业是因为补贴才做电动车,事实上,内燃机节能潜力还非常大,缸内直喷技术、柴油机的高压共轨技术、涡轮增压技术等等都对提升内燃机效率有很大帮助,因此,对高效能然及技术的研发工作一定要有定力,不能被动摇,节能是最大的减排。

  甲醇车大有前途

  现在,世界许多国家都面临交通能源与环境的极大挑战,因此,各国都在研究替代能源与新能源汽车。美国、欧洲、日本、巴西都在降低交通能源对石油的依赖,但因为资源禀赋不同,所以技术路线也有所不同。

  何光远介绍说,美国发展乙醇是结合了他们的农产品低价销售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巴西发展乙醇是解决甘蔗的生产和销量,虽然同为乙醇,但着眼点不同;日本缺乏资源,自身资源利用问题不突出,因此,把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作为首选,同时也推进乙醇生物甲醇的应用,日本也在搞甲醇的研究,促进电动汽车发展;欧洲的汽车和燃料市场相对稳定,选则了对燃料增量需求不高的生物能源的路线。

  在能源、交通、环境、经济四位一体的框架之下,中国又该如何考虑替代能源的问题?

  一直以来,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66%至70%。何光远认为,煤炭的节能减排就是实现煤炭的高效洁净利用。推进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就必须走煤炭的清洁高效综合利用之路。而在煤炭发电供热的同时,可以产出甲醇,可以为内燃机提供燃料,所以,发展甲醇汽车是和我国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是紧密联系的。

  此前,工信部批准甲醇汽车在4个省1个市试点,这4个省基本上就是产煤大省、山西、陕西、甘肃、贵州、上海市。现在规模最大的是山西、贵州,其次是陕西。

  何光远介绍说,这些甲醇汽车排放都达到了国家排放的标准,车都经过天津检测中心检测,上了公告,经济性也是最好的。“我去看了加注站,M100甲醇100%烧甲醇,2.2元/升,现在已经降到1.7元/升了。一个半甲醇就可以代替一个汽油。所以说,甲醇还是很有希望的。”

  今年3月份,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三家联合去验收了晋中150台甲醇汽车试点,验收的专家组由何光远担任组长去验收。何光远透露说,山西验收以后,专家组在北京又开了八个部门代表的论证会,开会以后形成了正式的报告。现在,在各个部门已经会签完了,在等高层领导做最后批示。

新闻专题

更多>>

宇通T7服务G20峰会

8月12日,宇通T7作为G20峰会贵宾服务用车,... 更多>>

福田汽车服务G20峰会

8月16日,杭州萧山,国内最大的商用车集团福田汽... 更多>>

福田欧辉助力西藏公共交通

7月26日,蓝天低垂、白云飘袅的拉萨,一场别开生... 更多>>

玉柴机器全面领跑西藏

拉萨贡嘎机场的新型民航班车,使用的是玉柴发动机;... 更多>>

最新图片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客车信息网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信息发布欢迎投稿意见建议诚聘精英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