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说客】从宝马奔驰、格力美的看如何构建和谐的同业关系

作者:刘永涛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6-03-11

最近,不断刷新朋友圈的有这样两件事,对客车业颇有借鉴意义:一是37日,宝马迎来其创立一百周年纪念日。而抢风头的却是奔驰此前发布的一张祝贺海报:“感谢百年竞争,没有你的那前30年很无聊。”

另一件是38日,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在上海举办的美的经销商大会上,在其脱稿演讲中,最后忍不住吐槽格力“无数次碰瓷”:“去年年底春节前,格力员工举报我们(注:针对美的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说我们学术造假,我们无奈被迫也举报格力、反击,我们也发了声明。不到迫不得已我们不会发声。多年来格力在各种场合对我们进行指责和攻击,我们没有发声,低调、隐忍。”

多么鲜明的对比!同样都是行业巨头,一方面,宝马奔驰俨然“两兄弟”,而美的格力却相互“撕逼”,竞争方式和企业格局立见高下。而这种对比,也告诉我们:向竞争者致敬,是伟大企业应有之胸怀伟大品牌之间的竞争,从来都不是价格和恶意攻击,而在于彼此在尊重前提下的竞争,亦敌亦师亦友,从而不得不让自己做到更好,这亦不失为一种精彩。强的对手,永远是成长的最好伙伴,不互黑、互害而互敬、互助,蛋糕才可越做越大,一切恶意竞争只会让自己的路变得更窄!

德国大文学家歌德的故事很多人都不陌生。一次歌德外出散步,在小路上迎面碰到一位曾对他的作品提出过严厉批评的评论家。这位评论家盛气凌人地对歌德说:“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而歌德却答道:“而我正相反!”并笑容可掬地为对方让路。与人方便,就是与自己方便,做人如此,做企业,尤其是要做“百年老店”,更应如此。

有人说,竞争无处不在,处在江湖,身不由已。当“厚黑学”被奉为“圣经”时,对于客车业而言,有时你不去争不去抢,订单就被人家拿走了,这是很残酷的事实。

事实上,这个理由并不成立,理性竞争不是要求不竞争,反而还鼓励竞争,只是唾弃一切下三滥的手段而已。一方面,作为企业,不应回避或惧怕竞争;另一方面,绝不恶性竞争,原则性的问题不妥协。

如果“不中标流泪,中标了流血”始终是客车业招标采购的主旋律的话,那么,身处其中的我们冷暖自知。众所周知,中国客车业无论是从体量,还是从产值,在整个中国汽车业都是一个“少数群体”,也鲜受政策顾及,但中国客车的活力和地位却不容小觑,这背后,和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息息相关。而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每一家企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领头企业的表率和引领

当年,中国国航董事长孔栋曾说,国航的竞争对手不是在国内,而是在国际。这,才是领跑者的气度和自信。而反观客车业,龙头企业其实已经做出了很好的表率。20132月,当记者采访宇通掌门人汤玉祥时,他的一番话至今言犹在耳:“今年,行业挑战较大,大家的日子可能都会比较难过,宇通作为龙头企业,绝不搞价格战,在适当的时候,可能还会考虑提点价,有些订单我们就不要去争了,这样,兄弟企业们的日子会好过一些。”

其实,在大中型客车领域,若论打“价格战”的能力,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利润上,宇通都拥有绝对优势,但是,龙头企业的责任担当和强烈使命感,却让它摒弃了这样的一种恶性竞争方式。唇亡齿寒,兔死狗烹,宇通深知,排除垄断性行业,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在“做烂了”的市场中独活。人与人之间就像星星一样,不是互相排挤而是互相照耀,企业间更应如此。

犹记得这样一则报道:“2005年底,中通客车的总经理让《中国交通报》的周明给宇通老总汤玉祥带讯,感谢宇通客车拒绝国内客车市场价格竞争战,打好中国客车出口竞争战”这是中国客车企业之幸,更是中国客车行业之幸!即使今天回头来看,这样的故事和其所折射出来的境界,仍然让人肃然起敬。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业务员向老板汇报:“市场上有一个小公司,价格报得很低,怎么办?”老板反问道:“既然这家公司这么厉害,为什么一直是家小公司,而我们却是大公司呢?”低价,在市场上通常只是扮演着“搅局”的角色,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在对抗性竞争中,高价经常被低价搅得心烦意乱甚至胆战心惊,但低价最终总是难敌高价,甚至在高价面前一败涂地。因为,没有利润的支撑,哪来的质量标准和服务!

适逢“3·15”又将来临之际,一方面,欢迎有更多的监督为行业净化环境,另一方面,也真心希望我们行业的所有监督都不带有任何偏见和色彩,所有的爆料都是为了行业更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尤其是对于行业内普遍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只要不涉及到安全的核心问题,可以给予更大的耐心和更多的关爱。毕竟,大家的所有目的都是为了这个行业的长远发展,行业的和谐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创建和维护,不站队、不结盟、不打压、不屈从、不哗众取宠、不捕风捉影、不人云亦云、不裹挟私欲做到公正、客观、全面,无愧于自身的职责和使命。同时,也希望我们的企业不要做“幕后黑手”,不要落井下石,不要损人不利己要做到尊重竞争对手,考验的不仅是企业品牌传播的智慧,更考验企业的肚量和境界。任何时候,规矩和底线都不可逾越。

我们生于这个行业,但绝不奴役于某一企业。如果站在这样的高度来审视,一切将变得海晏河清。当我们对一些丑恶现象不屑或愤怒时,我们也要反躬自省,我们是否也成为了自己当初所厌恶的模样。

新闻关键词:

新闻专题

更多>>

玉柴闪耀国际内燃机展

11月2日-4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内燃机及零部件... 更多>>

金龙客车服务2016百人

1月23日—24日,以构建竞争、创新、可持续的产... 更多>>

玉柴机器2016年营销服

2016年1月21日,以“聚力、升级、转型”为主... 更多>>

福田欧辉2016商务年会

1月9日至13日,福田欧辉客车2016商务年会在... 更多>>

最新图片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客车信息网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信息发布欢迎投稿意见建议诚聘精英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