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本市公交部门大力推进环保公交车,马路上的“墨斗鱼”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国III、国IV以上标准的新车,更有新能源车辆如纯电动公交车、油电混动车陆续投放。如今,天津大街小巷上的公交车越来越美观大气,乘坐起来冬暖夏凉十分舒适,公交线路开到家门口,无论去哪都可以快捷通达。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公交车已成为津城一道“绿色”风景线。
运营一线6年投放
环保新车6000余部
近年来,本市公交集团加大了环保新车的投放力度。据介绍,2007年至今,本市已在运营一线先后投放环保新车6000余部,国III、国IV排放车辆达到全部车辆的90%以上。此外,还有新能源车188部(油电混合动力客车148部、纯电动公交车40部),CNG(压缩天然气)客车220部,使本市公交车辆硬件档次和环保水平进一步提升。大批12米、10米新车投放后,使集团运营车辆总数超过7300部,新车占比不断提升,10米及以上主力车型将近5000部,其中12米车型近千部;同时淘汰、报废了一大批8米、10米老旧及黄标车型。大型、豪华的新款公交车不仅成为本市路面上亮丽的流动风景线,而且增大的车内空间有效地缓解了早晚高峰市民出行的客流压力,越来越多的市民青睐乘坐公交车出行。
为了使新车投放工作有的放矢,公交集团确定了市民需求量大、客流交替量大和途经本市繁华重点路段的8、30、619、641、672、829、840、849、847、954、911路等骨干线路,大部分线路投放新车后,客运人次有了大幅提升。如连接天津站至万科公交站的27路,是往来于市中心至河北、北辰区的一条骨干线路,换新车后客运人次增长了47.8%;849路由西青大学城开往南马路,学生客流需求庞大,周末和节假日乘客爆棚,更换了12米空调车后,客运人次增长了44.3%;641路途经北辰、河北、南开、和平、河西区的多处繁华路段,全线更换12米空调车后,客运人次有了27%的增长。
滨海256部黄标车
今年年底全部退市
根据2013年20项民心工程,今年,市公交集团确定了更新、新增2000部公交运营车辆的目标。另外,今年本市将通过优化公交线网、提升运力水平等措施全面推进公交行业发展,使本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36%。此外,本市将开工建设15座公交场站,加快推进公交场站、专用道和快速公交建设规划工作;结合新家园、新居民区和各功能区建设,增线设站。
同时,按照《天津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滨海公交10条公交线共256部黄标车将陆续全部退市。据了解,黄标车指的是污染物排放达不到国Ⅲ尾气排放标准的柴油车,因其所贴的是黄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故称为“黄标车”。根据相关部门统计,对比国Ⅲ尾气排放标准车辆,国Ⅱ尾气排放标准车辆污染物排放增加30%,国Ⅰ尾气排放标准车辆污染物排放增加60%-70%。
截至目前,滨海新区公交仍有256部6至7年的黄标车尚在运营,为大力推动减排工作,滨海公交集团计划今年投入资金近2亿元,将这些车辆全部淘汰。根据运营线路特点,年内将购置70余部LNG(液化天然气)新能源公交车、近200部油电混合动力公交车。到今年年底,新区公交将彻底告别“冒黑烟”时代,真正打造滨海新区“美丽公交”。
司机心声
混合动力车省油30%
告别“墨斗鱼”
开车不受罪
王欣是公交5路车队一名一线驾驶员,集团节能减排先进分子、节油标兵。从事公交行业十多年来,他曾经驾驶过汽油车、8米柴油车、10米柴油车等各种车型。去年3月,公交5路更换了一批新型混合动力车,王师傅开起来更是得心应手了。
“汽油车不仅动力不足,爬坡费劲,而且发动机是前置的,释放热量后,夏天高达70多摄氏度,司机开车特别受罪。”王师傅说,后来,汽油车逐步更新成了柴油车,动力是足了,但开上几年以后,污染问题来了。驾驶时间较长的国II标准柴油车,渐渐成了让人嫌弃的“墨斗鱼”,尾气污染给城市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去年年初,我们车队换了12米长的混合动力车,不仅能省30%的燃油,夏天开车也不热了。”据王师傅介绍,车速低于每小时20公里时,混合动力车使用全电行驶,减少了耗油量和尾气排放。冬季,普通柴油车百公里油耗在28升到29升,今年冬天,他们驾驶的混合动力车,百公里油耗只有20升左右。“我每天开车8小时,跑6圈,标准驾驶距离是108公里。开上混合动力车后,一天能比普通车节省柴油将近10升。一年下来,可是个大数!”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客车信息网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