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校车市场

甘肃省标准化校车普及现状及瓶颈问题透视

作者:  信息来源:甘肃法制报 何明霞    发布日期:2013-01-10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孩子的安全牵动着家长和全社会的心。随着近年来我省农村学校进行布局调整,寄宿制学校成为布局调整后的必然选择,这样一来,一些路途趋远的农村地区难以保障孩子们就近入学且公共交通不能满足孩子们上下学需要,校车普及推广问题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那么,校车普及瓶颈何在?我省校车实际运营现状如何,发展校车有哪些模式?校车的刚性需求如何满足?对此,本报记者展开调查。

  步行上下学是普遍现象

  “这里乡间公路上一天没有几趟车,几个小时等不到一辆车,多数学生上下学都是步行,有少数学生骑自行车,像10多公里外的三条沟村、三眼泉村的学生,步行往返于家跟学校之间单程就要两个多小时,家长和学生当然都期盼着能有辆校车接送孩子,但条件有限……”10月23日,漳县石川中学校长陈想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正如陈想平所讲述的,记者在陇西县双泉中学、镇南九年制学校、南二十铺学校采访时看到,由于这里的交通条件有限,孩子们上学大多靠步行。不仅漳县、陇西如此,对于我省农村学校来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步行几个小时上学已经是一种常态。

  10月23日17时50分,漳县占卜村乡间公路上,一群小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叽叽喳喳地边说边赶路。经记者上前询问,原来都是附近村庄的孩子放学回家,他们都是就近的占卜小学的学生,常年步行上下学。

  途经漳县四族乡,一位赶着羊群回家的50多岁的老乡向记者讲道:“学生娃们早上早早出门,晚上回家天早黑了,娃娃们一直要到初中毕业才能结束这样步行的日子。有些学前班、一年级的孩子太小,每天这样来回跑,实在吃不消,但有什么办法,农村就是这样,别说没有车,就是有车,又能怎样,农村有的路连摩托车都不能放开跑,更别说汽车了。”

  而对于漳县石川中学初二年级学生赵凯来说,这位老乡所描述的场景他和他的同学每天都经历着,早已习以为常。“平时都是步行上下学,我们这里没有车,三四个小时才能等到一辆车。”这位13岁的小男孩深有感触地说。“有些家长选择用摩托车接送孩子,虽然一时解决了步行上下学问题,但安全隐患极大。”陇西县镇南九年制学校校长石兆林说。

 据记者了解,与漳县和陇西一样,在我省其他地方,农村学生没有校车可坐,常年步行上下学的现象十分普遍。

  校车数量与需求相差甚远

  据省教育厅统计数据显示,我省目前有校车1733辆,其中义务教育学校校车1254辆,幼儿园校车473辆;学校自备校车392辆,校车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校车1310辆。而目前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共有336.7万人,其中就近入学的220.8万人,寄宿学生82.7万人,乘坐公交车上学的29.03万人,乘坐校车的8.2万人;幼儿园幼儿共有42.49万人,乘坐校车的4.62万人。

  由此可见,校车的需求空间与校车的实际拥有量之间相差悬殊。那么,谁来满足校车的刚性需求,钱从哪来?校车由谁来管?“漳县目前没有校车,计划通过租赁的方式于今年12月开通县城至新寺、县城至噎虎桥两条接送学生的线路,方便学生上下学。但相比较而言,面对道路状况差、校车车况参差不齐的现状,步行反倒要安全得多。”漳县教育局副局长樊黎明说。“尽管家长和孩子都期盼有校车,但是采买校车的钱从哪来,日后由谁来监管?对于许多农村来说,路都没有保障,车辆安全又如何保障?即使是租赁,漳县目前也没有一辆符合校车标准的车辆,究竟如何让学生坐上校车,确实是一点头绪都没有。”沉思片刻,樊黎明接着说。

  采访中,樊黎明一直强调,要赶12月开通两条接送学生的线路,但接送学生的车辆从何而来,资金又从何而来,安全责任如何承担,这位从事了半辈子教育工作的副局长也心存疑惑。

  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学生和家长对校车的需求大,但是学校没有能力购买校车,县级政府的财政水平也没有购买校车的能力。如此一来,校车的供给跟不上,人多车少的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各种车辆超载现象就非常严重。“一辆校车100多万,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有3万多,其中住宿生大概1.1万左右,保守计算,大概要150辆校车才能满足需求,即使每辆车跑两次,也需要70多辆,就算租赁运营公司的车辆,所产生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钱从哪里来?”樊黎明担忧地说。

  而对于运营单位来说,他们也有自己的顾虑,“就算我们花钱购买50辆符合标准的校车,可接送完孩子上下学后,校车只能闲置着,这样一来成本何时收回就成了未知数,企业可是要盈利的。”漳县客运公司负责人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校车普及遭遇诸多瓶颈

  由于我省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地貌复杂多样,寄宿学生多集中在偏远山村且居住较为分散,加之这些偏远地区路况差,公共交通无法到达,校车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在迫切的需求背后,校车安全责任则成为最大的问题。

  采访中,多位教育界人士认为,对于校车的安全责任,不仅要考虑车辆性能,还要考虑其能否推广,更要考虑广大农村是否能够有效行驶,既不能死搬教条,又不能不切实际地一味强调向发达国家靠拢。此外,学校的布局、城乡公共交通的发展、国家对校车的政策支持等问题,虽不直接属于校车安全管理问题,但与校车安全问题却密切相关。

  记者采访了解到,从目前我省校车现状来看,供给跟不上需求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方面,按照目前各级政府的财力,还尚不具备全面购置“美国标准”的校车条件;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特别是农村,路面交通没有保障,还不具备行驶体积太大、长宽度都达标的校车,假如撇开实际,一味地强调校车的长度、宽度,反而会更加不安全。此外,很多地区和学校不愿购买校车,钱是一方面的问题,但最主要的还是怕出安全问题,责任该怎么负。

  “解决校车问题,钱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观念问题,是把校车放在什么位置来考虑的问题。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各项配套措施也应跟上,如专门成立管理机构。如果认识不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只搞‘一阵风’、‘一刀切’式的重视,校车安全责任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学生的生命健康也无从保障。”河西地区一位参与校车调研的业内人士说。

  “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涉及道路路况、车辆性能、驾驶员资质、运营单位资质、师生安全教育等一系列问题,校车不是教育部门一个部门可以管的事,校车安全该由哪个部门管,其与教育、公安、交通等各部门都沾边,可在责任没有明确界定的情况下,‘都能管’最终可能变成‘都不管’。”樊黎明说。

    校车安全发展模式

  据省教育厅统计数据显示,我省目前有校车1733辆,符合校车标准的仅有149辆,不符合校车标准的校车为1584辆,达标校车的数量不足一成。在这种现状下,我省校车安全发展应该采取何种模式?

  省教育厅厅长王嘉毅在对国家督查组的报告中提到:“目前,我省校车安全管理可分三种模式进行,即‘河东模式’、‘河西模式’和自购校车模式。”

  所谓“河东模式”,是地处陇东的庆阳等地在借鉴省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购买专供欧美市场、安全性能优良的专用校车,成立校车运营公司,专门用于接送学生上下学。另外,教育与公安部门还联合建立了校车监控中心,为所有校车安装了GPS定位仪,对校车运行情况实行全天候定位监控,确保车辆安全有序运行。

  而“河西模式”则是指我省河西地区主要通过政府补贴运营单位车辆的方式进行,由各县(区)运输公司统一安排所属车辆开通周末接送班车,采取周末错时放假等形式接送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同时,定车次、定时间、定学生、定线路、定站点,各相关学校建立接送台账,指派教师负责乘车接送、清点人数、组织学生上下车,确保每位学生安全乘车。

  关于自购校车模式,从省教育厅相关资料来看,全省现有学校自备校车392辆,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校和一些民办幼儿园,由学校自主购买校车,自行聘用驾驶员,配备学生照管人员,主要用于在上下学时段和周末接送学生乘车。各中小学、幼儿园均建立驾驶员资质审核、运营线路登记备案、车辆定期维修保养、学生乘车信息台账等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校长、教师、家长的安全监管责任,确保学生乘车安全。

  目前,我省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实施校车安全工程,再加上寄宿学生多集中在偏远山村且居住较为分散,部分地区存在路况差、机动车几乎无法通行等特殊情况,由运营公司提供校车服务或实施校车安全工程发放乘车补助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各地如何避免“一刀切”,切实根据当地实际条件,因时因地制宜,探索出符合当地实际条件的校车发展模式,保障学生上下学安全与便捷,依然是一个任重道远的问题。

新闻关键词:

动态信息其它相关新闻

新闻专题

更多>>

金龙客车服务2016厦门

大金龙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勇于承担企... 更多>>

亚星新能源客车专题报道

纵观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虽整体增长乏力,但新能源... 更多>>

大金龙第六次出征比利时客

2015年10月,第23届Busworld Ko... 更多>>

金旅第5万辆客车出口以色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复苏持续乏力、中国经济进入转型... 更多>>

最新图片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客车信息网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信息发布欢迎投稿意见建议诚聘精英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