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2011两会:政协委员出招“治堵”:强地铁 畅辅道 壮公交

作者:王野  信息来源:中国建设报网    发布日期:2011-03-2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成为“堵”城。针对这一问题,在刚刚闭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许多政协委员纷纷出招,建议从加快编织轨道交通网、加强辅道开发和壮大公交力量三个方面“三管齐下”,治理城市拥堵“顽疾”。

  全国政协委员贾康说:“使北京等中心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可持续运行的治本之策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必须通盘优化城市规划,加快建成足以化解道路拥堵压力的轨道交通系统。”

  贾康认为,以“摇号”等方式压缩机动车总规模的年度上升幅度,只能起到一定的“矛盾后移”作用,单双号限行、中心区大幅提高停车费标准等制度,也只能收到有限的缓解效果。只有加快制定全覆盖的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并在通过可行性论证后尽快付诸实施,才是避免大城市严重拥堵出现更大负面效应的治本之策。

  全国政协委员邬贺铨为北京市政府提出了一些改进交通的意见,其中的重要一条就是“在轨道交通上加把劲”,加快“织密”轨道交通。同时,他还提出要将地下通道、轨道交通与停车位建设相结合,提高轨道交通的可达性与便捷性。

  面对日益严峻的交通拥堵难题,近年来,不少城市正抓紧开展地铁项目的规划与建设,但编织轨道交通网难以一蹴而就。为此,九三学社中央在提交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一份提案中建议,在这一网络尚未建设到位的若干年内,应着重打通城市的“毛细血管”,增加城市道路供给。

  针对我国大城市普遍重视主干道建设,对小路、辅路重视不够,辅道密度低、小路少、“断头路”多的现状,九三学社中央在提案中还指出,增加城市道路供给并非单纯地多修路,而是要完善城市交通的总体规划,完善路网建设,有系统、有计划地对城市中心区道路实施一揽子“加密计划”,增加小路和辅助道路的开发密度,打通城市的“毛细血管”。

  九三学社中央建议,要发展多元化的公共交通,形成由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公共汽车等多种公交方式组成的立体公交系统,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在治理交通拥堵方面,应当算大账。”九三学社中央认为,政府应善于运用经济杠杆从正、反两方面鼓励市民选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抑制私家车上路,建立低廉、方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增强公共交通对市民的吸引力。

新闻关键词:

动态信息其它相关新闻

新闻专题

更多>>

金龙客车服务2016厦门

大金龙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勇于承担企... 更多>>

亚星新能源客车专题报道

纵观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虽整体增长乏力,但新能源... 更多>>

大金龙第六次出征比利时客

2015年10月,第23届Busworld Ko... 更多>>

金旅第5万辆客车出口以色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复苏持续乏力、中国经济进入转型... 更多>>

最新图片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客车信息网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信息发布欢迎投稿意见建议诚聘精英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