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广州市6台18米长的BRT公交车正式上路试运营。记者看到,“巨无霸”BRT车辆分前后两厢,中间用圆形钢盘和铰链式塑胶管连成一体。与原有的12米BRT相比,18米BRT公交车单车运输量提高一倍,车身右侧共设3个门上落客,每车可承载乘客160人,可有效改善高峰期间市民乘车拥挤问题。据悉,18米BRT公交车试运营线路为B1线路(体育中心—夏园),试运营阶段2日至8日暂不安排早晚高峰期运营。试运营结束后,再根据试运营情况安排18米公交车参与早晚高峰期运营。
转弯时感觉不到明显晃动
昨日上午9时许,与市交委有关领导一同体验了18米BRT公交车的运营情况。车从创展中心驶出,向岗顶方向开行。与普通的BRT车辆相比,“巨无霸”行速稍慢,非常稳当,几乎没有噪音。由于是新车,车厢内还能闻到一股塑胶味。
之前有市民提出担忧:车辆太长,转弯或调头时会否感觉像坐“过山车”?记者试乘坐后排车厢,公交司机在转弯时特别放慢了速度,并未感觉到明显的晃动,与乘坐普通BRT车辆没有太大区别。
从市交委了解到,18米BRT公交车的司机经过层层筛选,都是一批经验丰富、驾驶技术娴熟、营运记录良好的驾驶员,而在正式试运营之前,曾进行了专业的培训与考核。
试运营暂不安排早晚高峰期
此次18米BRT公交车试运营路线为B1路公交线。昨日上午,在岗顶BRT站,市民李小姐抱着小孩登上了焕然一新的18米BRT公交车后,很轻松找了个位置坐下。李小姐告诉记者,在以前,连上车都难,所以一般情况她都不选择乘坐B1。据悉,往常B1路从始发站夏园站驶出后,行至珠江村站就已载满乘客。早高峰时段,沿线一些“爆棚”站点的乘客们只能干着急。
广州市交通部门表示,为保证BRT系统稳定运行,从稳妥的角度出发,在18米BRT公交车投产试运营初期(暂定8月2日至8月8日一周时间),暂不安排在早晚高峰期运营。试运营结束后,再根据试运营情况安排18米公交车参与早晚高峰期运营。届时,18米BRT车将结合BRT系统潮汐客流的情况,于早高峰时段(7:05-9:00)、晚高峰(18:10-19:00)在客流较为集中的黄村至体育中心区段以短线形式运作,并增加跳停学院站及师大暨大站;其余平峰时段按照B1快线运作,停靠子站与B1快线相同。
“巨无霸”统一停靠站台最前方
在记者乘坐的18米BRT公交车上,车辆驶进师大暨大站时,记者看到司机吴师傅熟练地将报站按钮开启,然后将车准确地停在师大暨大BRT站最前方的停车位上,三个车门与三个停车位一一对应。目前全线站台最前面的位置已经过改造,使之适合停靠18米BRT公交车。目前,交委已完成了BRT全线26对站台共50个安全门的配套改造、检测和调试工作,基本实现了18米车和站台安全门正常匹配。
市交通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巨无霸”设有固定的停车位,位于最前方子站台的首个停车位,市民在乘坐18米BRT公交车时,需直接到最前方子站台的首个停车位等候,以避免来回奔跑。
亚运后论证第二条BRT通道建设可行性
对于有市民提出18米公交车能否在普通公交线配置,市交委主任冼伟雄称还需要进一步论证。也有记者提出,将来是否会在其他道路建设BRT系统,冼伟雄称,市交委正在总结这半年BRT运营情况,对于广州哪一条道路的客流量更大,也在进行测算。最后,市交委会提交一个方案给市政府。此外,还要征求广大市民的意见并充分考虑。对于具体哪一条道路会建设第二条BRT通道,正在论证,还会征求社会公众意见,这项工作会在亚运后进行。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客车信息网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