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1日,以“环保动力先锋 驱动美好生活”为主题的亚太天然气车辆组织中国巡展暨上柴环保动力之旅驶进“天津站”,这也是中国的最后一站。此后,环保之旅将进入韩国。在天津站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公交公司“现身说法”,表达了对使用天然气发动机公交车的感受。
2009年9月21日上午,由600辆“身穿红衣、头戴红绸”的天然气客车组成的公交车队浩浩荡荡地驶上石家庄街头,正式服务于石家庄市民。
“石家庄在贯彻落实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目标的同时,我们也提出了要让公交实现‘三年大变样’。”石家庄公交集团总经济师告诉本刊记者,“今年,石家庄市政府投入3.37亿元购置600辆公交车。这种规模在全国来说都是‘首例’。”
为了一片蓝天
“说起石家庄的天,总让人有几分沮丧,为此市政府决心要恢复天空的蓝色,这是这次新车采购全部为天然气客车的原因。”于新泉表示。
“与柴油车相比,天然气公交车的尾气排放物中,一氧化碳含量能降低80%,氮氧化合物含量降低60%,没有烟尘污染,且噪音污染降低30%。”作为总经济师的他,对这些数字了然于胸。也正式这一次,让包括他在内的石家庄公交集团高层对天然气公交车有了好感,随后,关于天然气公交车的采购“一发而不可收拾”。
2005年8月3日,6辆双层天然气公交车亮相省会街头;2007年,150辆天然气公交车又加入石市公交大家庭;2008年9月,一次性购进300辆天然气公交车;今年,一次性购进600辆天然气公交车……
于新泉告诉记者:“截至现在,市区天然气公交车数量已达到1698辆(其中装载上柴天然气发动机的车辆有1049辆),占公交车总数的56.5%。”
算一笔账
然而,在于新泉看来,推动天然气公交车发展的除了节能环保的“压力”以外,更多的是经济利益的驱动。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上柴天然气发动机所配套的黄海客车从2007年4月18日上线营运至今,实际耗气为42m3/100km(柴油车是:28升/100km)。若按每年每车行驶60000公里计算(以石家庄为例),天然气1立方米为2.3元,柴油5.8元/升,10年(按车辆正常使用年限)节约燃料费为:394800元。
“可以看出,以天然气做燃料,在整车合理配置的情况下,车辆实际的正常使用中,燃料费的节约非常可观。”根据10多年的应用情况,于新泉认为,“天然气完全能够很好的在城市公交上应用。”
前景向好
天然气发动机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气源与配套设施建设问题。其中加气站的建设是最大“绊脚石”。
石家庄天然气公交车的大规模使用,也导致了相关配套设施的“脱节”。“其实,这也是天然气发动机推广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它城市也存在类似情况。”于新泉告诉记者,“除了政府的支持外,石家庄公交集团还自筹资金建造了6座天然气加气站。”事实上,“政府支持+公交自建”的模式正在成为不少城市推广天然气客车的通用办法。
在气源方面,随着我国天然气资源开发及西气东输、中俄合作等项目的进展,中东部地区的天然气使用将越来越方便。“再过大约10~20年,具有绿色环保汽车的总量排名由高到依次此为天然气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城市车辆专家委员会主任李世豪援引专家的话说。
“电动公交车目前还没有经济价值,只是为了显示实力而已。”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也承认,“燃气汽车等替代燃料汽车作为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补充,将由科技主导型向产业主导型转变,必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客车信息网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