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烟台舒驰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副总经理王同武先生
烟台舒驰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山东省莱阳市。此次造访山东有幸体验了舒驰引以为豪的客车-YTK6129H。试车期间,舒驰客车的副总经理王同武先生接受了本刊采访。
舒驰的昨天、今天、明天
也许有些人还不甚了解舒驰客车,采访伊始,王总就谈起了公司的历史及发展现状。舒驰于1969年建厂,至今已有40年历史,属于一家中型客车企业。2002年3月,公司联合烟台交运集团进行改制,正式命名为“烟台舒驰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拥有2条焊装线、1条涂装线和2条总装线,年产客车可达6000辆。在此基础上还预留了1条焊装线和1条总装线,因此产能还留有一定潜力,但是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现在的年产仅为1500辆左右,而且目前投放市场的车型基本位于山东省。对于未来的规划,王总说:舒驰要以山东省为基础,再辐射全国。近几年市场不断地扩张是一个不错的开端。
如今,舒驰在长春设有办事处,以发展东北市场。2006年底在上海设立办事处,2007年就有一批旅游客车进入上海地区,并且在当地拥有3个服务站。2008年,舒驰在广州设立了办事处,同年底开始正式投入运营。
以质量求生存
谈到质量时,王总说,舒驰曾经参加过俄罗斯当地的商用车展销会,发现俄罗斯市场需求量比较大。在那之后,舒驰就开始发展海外市场。可以说,出口贸易无形中提升了舒驰产品的质量。比如出口至俄罗斯的客车就必须满足当地高标准的质量认证以及许多苛刻的条件,因为那里温度很低,一些低质量的塑料件就不能满足要求。当然,国外客户之所以会选择舒驰客车,还有个关键因素就是服务网络与服务质量。例如出口的客车主要是搭载了康明斯和潍柴的发动机,后者在俄罗斯设有6个办事处。其次,由于许多国内客车配件在国外买不到,舒驰客车的配件便同整车一起出口。如果客车发生故障而配件不能及时提供则会减少客车的使用率。在出口过程中,公司也有技术人员到当地进行技术指导。舒驰的服务理念就是“一切满足客户的需要”。
除了俄罗斯以外,舒驰还出口少量客车至新西兰、秘鲁等国家。
在舒驰生产车间的大门旁可以清晰地看到六个大字——“以质量求生存”。可见,舒驰一直以高质量作为生产客车的标准。舒驰在选择供应商前会派技术部门走访用户,认真调研配件的返修情况及服务网络。在制造客车中,公司内部健全了质量管理体系,对产品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
多因素影响去年销量
舒驰目前主要靠销售来盈利,所以销量决定了企业的效益。王总表示,去年公司的销量为1200多辆,相比前年缩水近200辆。因为去年夏天为配合奥运的顺利召开,烟台部分地区被要求拉闸限电从而影响了产量。其次,国3标准的实施对销量也有影响,特别是对不到10m的小车影响较大,单是发动机就贵了2万多元,使整车价格上升。
混合动力车前景看好
采访最后,王总透露了舒驰新能源客车的发展方向。王总说,舒驰将开发油电混合动力客车、超级电容器与蓄电池混合动力客车列入了今年的产品计划,现已完成了前期调研工作,预计下半年开始研发。王总对混合动力客车前景非常看好,特别是对超级电容器与蓄电池混合动力客车,王总强调,开发这种客车的过程中需解决三个问题。首先是续驶里程较短的问题;其次是市政布局的问题,因为它需要完善的充电设备赖以生存;最后是蓄电池的使用寿命问题,如今国内的蓄电池技术尚不成熟,频繁地弃用蓄电池必将影响环境,如果到时空气污染改善了而水质量降低,那就得不偿失了。
此外,CNG客车在烟台地区非常多见,舒驰于2007年就将CNG客车推向市场。众所周知,CNG客车在改善环境方面功不可没,但是现在CNG的价格持高不低,3.8元/m3的价格与柴油对比没有任何优势,王总呼吁CNG的价格能调整到3元/m3。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客车信息网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