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交运输资讯

大银川大公交 敢把旧貌换新颜

作者:张叶  信息来源:中国客车信息网    发布日期:2008-09-09

  她,贯通一个城市的经济命脉;她,承载了一个城市的枢纽工程;她,是一个城市展示对外形象的窗口;她,涉及到城市居民生活幸福的程度。没有一个城市不重视她;没有一个人不依赖她;没有一个日子,她能停下脚步。她,就是城市公交。

  坐在105路公交车上,看着车载电视上播放的新闻,欣赏着窗外的风景,外面是30度的高温,而公交车内却凉爽怡人,这是银川76岁老人袁静平的惬意感受。3年前,1路、2路、4路等公交车换成了豪华空调车,冬天不冷,夏天不热,非常人性化。公交车的变化,让银川人感慨万分。据了解,从1958年自治区成立时开通的一条公交线路到现在的50多条线路,从当初的3辆公交车到现在的950多辆公交车,公交车覆盖城乡,方便了市民的出行,银川市公交车50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50年,沧海变桑田。在这50年里,银川人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着自己的新生活,创造了奇迹。而近年来,在银川市大力实施中心城市战略的带动下,城市框架拉开、市区面积扩大、城市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了公交发展。2006年,市委、政府把实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加快建设“两个最适宜”城市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营运线路,增加营运车辆,提高服务质量等举措,推动银川公交事业的发展全面迈上新台阶。最近三年,是银川公交发展史上资金投入量最大、车辆线路增加最多、场站设施发展最快、经济社会效益最好、惠及群众最广泛的时期,实现了大银川大公交、大投入大发展的决策目标。

  大公交 折射城市发展理念

  2008年元月,宁夏遭遇了一场18年不遇的连续降雪,私家车停运、出租车“歇业”、自行车无法上路,出行难成为许多人的切身感受。这时,公交车成了在寒风中上下班人们唯一的期待和选择。也是在这个时候,很多人体会到了公交优先战略带来的种种便利。

  城市公交作为平民交通、大众交通最基础的出行工具,连接着千家万户的出行,关系着城市稳定。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公交优先将是方便市民,减轻城市道路压力,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有效途径。对老百姓来说,“公交优先”意味着“百姓优先”。自2005年11月,温家宝总理作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正确战略思想”的重要批示后,区、市领导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批示:“对银川市城市交通总体管理规划要认真研究,确立‘公交优先’原则,采取综合整治措施,把‘公交优先’落到实处”。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崔波批示:“修订的城市规划要体现公交优先的精神,要尽快提出落实公交优先的政策措施。”市委、政府对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并结合银川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工作要求,在《银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共银川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中,都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作为重要内容进行了部署。银川市建设局局长蒋光临说:市建设局、市公交公司要积极落实区市领导批示要求,银川市今后5年的奋斗目标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成为西北地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在2008年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银川要以一个崭新的姿态迎接50大庆。从今年开始,用三年的时间集中力量实施“公交优先工程”,力求在未来5年使银川公交飞速发展,建成安全、便捷、舒适、经济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真正实现公交优先、百姓优先。

  大投入 夯实公交发展基础

  如果说前几年北京路上设置的港湾式停靠站,还让人们感到比较新奇外,那么,今年银川市建设局的“大手笔”,实在让人有些目不暇接了。今年7月初,市建设局在解放街新建了20个仿古公交车候车亭,多处港湾式公交站点,路面还铺设了彩色沥青,让市民感受到了大银川大公交的美丽。

  此前,跑了8年出租车的张师傅,对银川市的每一条街巷是轻车熟路,高峰期跑车,他每次都跟乘客讲清楚少收1元钱绕行,也不愿意在解放街上挤。张师傅说:“解放街人多车多,公交车站也很集中,1路、105路等大型公交车只要一进站,排在它们后面你就耐心等吧,有时候到了民族街、凤凰街等路口,等两三个红灯都不一定能过去。乘客埋怨,我们也着急,有时候稍不留神就会与别的车蹭上,那麻烦可大了。”这些情况,银川市建设局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由于受两边建筑物的限制,解放街路面拓宽显然是不可能,所以今年解放街改造,把以前在隔离带上的公交站台取消了,利用隔离带的有限空间,把公交车停靠点都改造成港湾式,公交车进站后直接拐入港湾,跟在它后面的车不受任何影响,照常可以通行。

  “公交发展,场站为先”,公交场站是城市重点基础设施,也是实现“公交优先”的重要保证。“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百姓事情无小事”,在市建设局的大力支持下,公交公司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进公交停车场、枢纽站、首末站、港湾式停靠站等公交配套设施建设,在铁路、长途车站等交通结点建设公交枢纽中心,初步形成了市内公交与对外交通的转换。到目前为止,公交公司已有停车场地10.8万平方米,平均每台车120平方米。加大候车亭、站牌和车厢服务设施建设,完成了306座候车亭建设和242个站牌亮化工作,对所有营运线路的站牌进行了全面检查、清理,对废旧站杆站牌进行回收,2007年共维修市区候车亭184座、站杆1100个,修复站牌200余块,补充站牌140块,保证了服务设施功能的完善与良好运行。同时采取银行贷款、争取车辆生产厂家支持等办法,先后筹集2.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公交车辆购置,大幅提升公交运营能力。公交车辆也实现了由普通载客功能向大容量、环保型、高档次的转变。

  大发展 东西南北方便快捷

  城市公交就像一棵树的枝干,枝枝叶叶,越茂密越繁盛。人们踏着她的脚步,走遍城市的角角落落。

  2005年政府提出“公交优先”战略,区、市领导高度重视,2005年至2008年市政府连续四年把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作为为民办实事内容,将实施“公交优先工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使公交实现跨越式发展。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缓解交通拥堵,符合市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城市管理本质。

  2005年至2007年,公交公司购买新车491辆,新辟线路23条,总投资1亿6千多万元,是公司发展史上投入车辆最多开辟线路最多的三年。为了加快银川公交以城市主干道交通站点建设为中心,逐步向周边扩散的网络格局,现将线路延伸到乡村,开通了303、305、306等线路,并且调整延伸公交线路17条。今年又购置新车202辆,开辟线路10条,投资达5700多万元,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交网络。

  2007年9月16日,银川市首条双层巴士旅游观光线201路开通,6辆双层巴士从大团结广场始发到阅海公园,途经五大广场。新亮相的201路除了美观,还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据银川市公共交通公司的李双云总工程师介绍,该车在设计时装备了电流缓速器,刹车平稳,不会产生乘客后倒和晕车现象。

  2007年11月9日,为进一步满足市民出行需要,解决部分中巴车退出后带来的不便,合理分配各条街道运力,降低满载率,提高乘车舒适度,银川市公交公司分别于11月12日、13日新开辟40路、43路、303路和44路共4条公交线路。

  2008年4月20日,新开通公交306路、308路、501路。公交306路从火车站到军马场,线路全长15公里;公交308路线:宁夏艺术学校-平吉堡,线路全长14公里;公交501路线:阳澄巷(暂设唐徕小区)——金凤凰停车场,线路全长5公里,主要是弥补中巴5路退出后,方便阳澄巷、西南桥巷、新华西街群众前往市医院、新华街商业圈。

  2008年6月20日,开通公交305路线。(替换中巴15路南线)南门——良田镇——兴泾镇,线路全长38公里,主要是弥补中巴15路南线退出后的运力,解决兴泾镇、良田镇、植物园等沿线群众出行。

  同时,为了消除银川市区内的公交盲点,补充城市干线交通,有效地满足小区、城镇居民区域内近距离出行的需求,公司还倾力打造“迷你”小公交,又陆续开通了502、503线路,尽力满足市民乘车需求,覆盖以往城市外围和干线交通没有涉及的区域。

  大变化 十年一个快速腾飞

  要说一个城市最直观的变化是什么,城市公交应是最能体现其变化的一个窗口。比如一个小小的站杆,最开始公交站点使用的站杆为单杆,站牌是从站杆两侧装订上去的;后来又发展为双杆,站牌在两杆中间装订;到2000年,站杆换成了不锈钢杆,最多能容纳6块站牌;2006年站杆整体亮化,装上了灯;而现在的站杆则融入了候车亭,实现了一体化,而且最多能容纳11块站牌。近十年来,银川公交从小到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营运车辆由1998年的195辆,发展到今天的956辆,是10年前的5倍,其中高档豪华空调车206辆;线路由98年的17条增加到现在的55条,是10年前的3倍多,实现了公交车辆由铰接式公交车到具有普通载客功能的大客车再向大容量、环保型、高档次的豪华空调大巴的转变;线路总长度978公里,是10年前的2倍多;年行驶里程5000多万公里,是10年前的5倍多;年客运量达到了1109.49万人次,是10年前的3倍多。

  一辆辆崭新的公交车行驶在大街上,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人性化的服务,更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这期间,公交车由票员售票到无人售票,主干道线路将一车两个票员改为单乘务员,到现在1路车上的督导员,银川公交坚持“以人为本”,不断的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服务理念,打造品牌化的优质服务,四通八达的公交线网构成了银川市发展的基础桥梁。

  大目标 为银川再添光彩

  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就像扬帆远航的行船,在“公交优先工程”的规划下,开始驰向目的地。

  按照“公交优先工程”规划,到2008年年底,常规公交车在公共交通出行中的分担率由目前的30%提高到40%以上;公交车数量达到960标台,城市万人拥有公共汽车的数量由目前的11.7标台提高到13.5标台;将新开公交线路17条,使公交线路达到54条,线路总长度增加到870公里。公交站点覆盖率按300米半径计算,由现在的37.5%提高到50%;每平方公里线网长度由2公里增加到2.5公里;市区街道500米内有公交站点;公共汽车平均运营速度由现在的每小时18.6公里提高到22公里;运营准点率达到92%以上;始发站正点率达到98%;首末班正点率达到100%;平均发车间隔时间由现在的7分钟缩短到5分钟;高峰满载率不超过80%;公交整体服务水平有明显提升,创建3条全国公交文明线路;国有公交企业达到西北地区先进水平,力争获得全国同行业质量服务评比优等级别;加快建立一定数量的乡镇客运枢纽站,开通市郊、县域以及市县、县县之间的镇、村公交线网,加快城乡公交智能化系统、电子站牌、电子调度平台等建设。

  为了保证实现这些目标,推进公共交通“服务上档次,线路上品牌,管理上水平,效益上台阶,素质上层次”,重点做了10项工作。其中主要包括,优先编制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加快更新公交车、新增公交线路,市区线路延长运营时间30~90分钟,必要的线路增开夜班车至零点,晚间开行专门接送火车的专线车,开行专门集体接送教师、员工等上下班的专线车,开行公交旅游专线;加快场站设施建设,建设南郊车场(二期)、宝湖车场、化肥厂车场、火车站车场(续建)和丽景街车场;实现公交规范化服务,在公交企业推行营运线路等级达标和司乘人员星级服务达标活动;加强营运安全管理,全面做到照章行车,“车停稳开门,门关好起步”,不开“带病车”,不超速行驶,人车混行路口转弯车速不超过10公里等。

  同时,银川市公交公司也在自身建设上狠下功夫,全面推行目标绩效考核,开展了星级服务管理和“阳光巴士”品牌等服务提升活动,实现了“司乘人员服装、公交车辆标识、车厢内部设置、站点标牌格式”四统一,组织开展了“满意在公交”、“满意在车厢”等“乘客满意工程”系列活动,深化社会服务承诺,贯彻优质服务操作规范,及时整改高峰行车不准点、报站器使用不正确等主要问题,按时按要求答复处理市民来信来访,办结率达到100%,有力地提高了市民满意度。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银川市经济、社会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党委、政府对公交事业发展赋予了新的使命,广大人民群众对公交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银川市建设局局长蒋光临说:实践证明,要实现城市公交的快速发展,不仅要靠公交企业自身的努力,还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市建设局作为公交事业的行政主管部门,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相信,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在公交行业齐心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把公交事业办成“发展优先、品质优秀、人民满意、政府放心”的城市公交,为把我市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为实现公交事业新的跨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闻关键词:

动态信息其它相关新闻

新闻专题

更多>>

金龙客车服务2016厦门

大金龙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勇于承担企... 更多>>

亚星新能源客车专题报道

纵观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虽整体增长乏力,但新能源... 更多>>

大金龙第六次出征比利时客

2015年10月,第23届Busworld Ko... 更多>>

金旅第5万辆客车出口以色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复苏持续乏力、中国经济进入转型... 更多>>

最新图片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客车信息网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信息发布欢迎投稿意见建议诚聘精英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