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宁市政府作出了一项惊人决定:从7月1日起,该市城区的3条公交线路免费乘坐。常宁市政府大胆吃“螃蟹”, 此举引起国内的广泛关注。而自试行“免费公交”以来,常宁就不再宁静。
1 公交免费后,载客量陡增近6倍
根据常宁市交通局的统计,和7月1日前相比,实行免费后的公交车日载客量陡增至59600人次,是免费前的5.7倍。常宁市委办公室曾小春副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乘坐公交车的人数增多了,但班点和秩序较以前也更为准时和有序。
据介绍,在实行免费公交之前,常宁公交由私人经营,挂靠在民营企业名下,并非政府主导的市场化运作,政府未将这个公共资源进行调控。过去常宁城区的交通一片混乱,有公交车、出租车和摩托车,竞争激烈却无秩序。而之前的公交以经济效益为重,几十台车都往人流量大的主干道上挤,也未设置站台,公交车招手停,随时下,喊客、拉客、抢客现象十分严重,本应免费乘坐公交的老人和小孩总是遭到拒载,经常造成仅有10余万人的城市堵车。而且公交车辆不规范、服务质量差,互相抢客时飙车,容易造成交通安全事故。来自市常宁交警队的事故统计显示,在免费公交实行之前,公交车事故排在前列。之前政府对城市的交通混乱状况进行过强制性整治,但效果不明显,执法人员前脚一走,马上又回到混沌状态,市民和城市管理者对些现象都十分厌恶。“实行免费公交之后,这些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曾小春说。
2 免费公交引发热议
免费公交的确是个美好的愿景,真正实施起来又不免让人产生诸多疑虑。从市场经济为主的公交模式入手进行改革,让市民免费乘坐,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其出发点显然是好的,但也有人担心的是,这种由政府包揽一切,舍弃原先固有的政府、市场两位一体的公交模式又究竟能走多远?它究竟是不是一种乌托邦?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于海教授指出,在城区内免费乘坐公交车,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尚未出现,在中国更不具普及意义。城市公共交通只是一种享受政府补贴的准公益,一旦转变为全部公益,由政府全部买单,则可能导致公共交通被过度使用,本来可以步行的也去挤公交车,反而降低了城市交通的效率,还增加了城区的污染。
此次湖南常宁的免费公交被有的媒体评论具有“样本”意义,但在半年前,同样具有“样本”意义的湖北省十堰市公共交通市场化改革却以失败告终。“湖北十堰公交完全市场化的做法,和现在常宁公交完全免费的做法,是公交改革的两个极端,肯定都难以为继。”有学者这样评价。
而支持者认为:从常宁市来说,当地的官员在地方财政能力保证的前提下,补贴公交,实行免费公交,绝对是正常的举动。地方财政有能力为百姓做更多的事情,而结果确实也是百姓受益,这样的举措,不存在任何质疑的地方。比如江苏省就免除义务阶段学生的课本费和学杂费,比如东莞发红包,而常宁则部分用在免费公交上,一样是善政,有何值得质疑之处?常宁的城市规模小,人口少,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实行免费公交是可行的,而如果大城市有如此举动,可能就行不通。但是免费行不通,不等于常宁的举措没有任何值得借鉴的意义。
在网上有反对的网友表示:政府有钱,可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和其它公共设施的建设等。免费带来的一定是管理混乱,还是市场化运作好,否则服务质量会下降。车辆投入和交通责任要政府负责,政府包揽一切的做法是一种历史倒退。可以采取政府适当补贴的方法,如票价下降一点,推行月票制、刷卡制等进行管理,统一行车路线管理,统一站牌、统一乘坐地点,使市民养成按规定地点上车的秩序,这才是文明的要求。
也支持的网友表示:桂林十年前就有免费公交车了,现在也还在正常开行并没有什么问题。免费公交,一方面利民,体现政府对老百姓的关怀。二可减少自家车的数量,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空气污染。三可减少能源消耗。常宁,一个县级市能够率先做到免费公交,实在令人佩服,希望能坚持下去。
3 免费公交,服务打折吗
在“免费公交”实施后,激增的人流会否令惠民的福利打折?这也是许多市民和社会各界关注较多的问题。
据观察,刚开始10来天,市民图新鲜,都来体验,但新鲜淡去之后,大家也见怪不怪了。运营以来,3条免费公交线路有拥挤的高峰期出现,主要集中在上下班时间,其他时段基本正常。
7月24日早上,记者来到4路车起点站公汽驾校,踏上公交车,一位上班的中年人手拿报纸,一边气喘吁吁地抹汗,一边不停地摇动手中的报纸扇风。他说:“免费公交好是好,能否再好点呢?你看35度的高温,清早起来就热死人。公交车没空调,一个挨一个,像‘沙丁鱼’罐头似的。”司机介绍说:“天气炎热是一个重要因素,没空调,坐公交像蒸桑拿,坐‘摩的’凉爽些。”
如何保证服务质量和安全?据了解,每台免费公交车都配备乘务员,主要职责是保持车内卫生,保证上下乘客的安全等。而司机主要负责行车安全,严禁拒载。在不需要竞争的情况下,司机不用开快车、野蛮车。如今,司乘人员成了政府雇员,公交还原了为人民服务的本色。在管理制度上,有500元的奖金与服务质量和安全行车挂钩,如果有市民对服务质量或其他不满意情况,城市公交管理处调查核实属于司乘人员的问题,将扣除500元的奖金,在总共才2000元的收入中,这个服务质量处罚无疑不轻。
4 免费公交不是心血来潮
“谁说我们是头脑发热?”常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尹伯刚面对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顶着许多压力,担心一个中部县级市率先推出免费公交,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快?目前免费公交在试运行阶段,对于一项改革的新举措,我们必须谨慎。摸着石头过河,必须冷静。筹备如此,执行也如此。”
据悉,免费公交这个惠及民生的举措经常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8个月的调研、论证,汇集各方数据,最终才统一认识,决定从市场化运作的公交模式,转变为政府统管营运,让市民免费乘坐。从提出动议到付诸实施,每一步都经过严谨考证,并构造强大的执行力,并不像外界所猜测的那样,草率上马,更不是作秀。
5 财政良好,运行经费有保障
作为隶属湖南省衡阳市的县级市,常宁俗有“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之称,全市探明矿藏40余种,铅、锌储量居全国之首,砂、锡储量居全国第二,农产资源被誉为“油茶之乡”和“杉木楠竹之乡”根据常宁市政府公布的数字,2007年常宁市财政总收入为5.23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财政收入连续3年以1亿元的增幅攀升。
良好的财政收入使常宁市政府完全有能力推行免费公交政策,这是市财政对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的主动补位,是让全体市民享受到经济发展成果的一项具体措施。据了解,免费公交所需要的资金将由三部分构成:常宁市公共财政、中央财政的燃油补贴以及车身和站台广告。统计显示,每辆免费公交车的日平均开支为270元,每年50台免费公交维持费用为480万元左右,完全推行后增加至100辆左右,就是每年960万元,这个数字在常宁市财政能力的承受范围内。
6 公共财政阳光如何普照到农民
社会各界对常宁市民享受免费公交表示欣喜的同时,也有声音质疑政府在使用公共财政上有失公平,厚此薄彼。同样为公共财政做出贡献的农民却不能享受。免费公交推行以来,这个问题一直成为谈论的焦点。
“为了让全市城乡居民之间大致均衡地享受发展成果,我们实行公交免费。”常宁市政府领导这样表述公交免费政策的缘起,“就政府而言,惠民工程并非仅仅只有免费公交这一项,我们在推行免费公交之前,已经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做法,首先用公共财政惠及农业人口。常宁市总人口86万,非农业人口仅有15.9万。大量农业人口已经享受到经济发展成果。”
“凡是能够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都不要群众出钱。”常宁市委书记胡丘陵曾这样提出。据介绍,从2007年起,每年均由常宁市财政代缴10元钱的“新农合参合基金”和农民每亩23元的农田灌溉水费;将农村中小学债务全部剥离到市财政,当年即偿还1000万元;在早已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常宁市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以上硬化乡村道路,改善农村交通设施;按湖南省确定的最高参保比例启动了农村低保,今年农村低保又扩面提标,广大农民群众普遍得到实惠。公共财政惠及农业人口后,现在开始在常宁城区实行免费公交,也让市民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7 免费公交能走多远
对免费公交能否长久开行下去,湖南社科联学会处主任张光煌表示:“常宁市既然决定搞免费公交,要把其当成一项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来抓,当成一项必须要做的公共福利事业去做,列入政府常规投资项目,才不会受到财政收入的波动而影响。”
常宁市政府对此非常有信心:“丰盈的财政奠定了改善民生的基础,免费公交开通的背后,折射的是一种理念——让全体老百姓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我们有能力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