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路运输资讯

汕头客车巨变——从普通客车到高级商务客车

作者:张叶  信息来源:中国客车信息网    发布日期:2008-08-0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交通客运行业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特别是客车的“推陈出新”,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让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交往密切了,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市汽车客运总公司质管部副经理杜广富自上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接触汽车客运行业。30多年来,对我市交通运输环境的巨大变化,杜广富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感触。

    记得上世纪70年代,我正在念中学,当时父亲在汽车总站工作,许多亲朋戚友出差公干或回家探亲访友,托购车票是“人情”之事。因那时客车极少,有时一票难求。在计划经济时期,车站职工享有免票的“特惠”,这使我与客车结下不解之缘。当时汽车总站有“长头客车”、“平头客车”、通道型客车、货车、拖挂货车等,但车型简陋,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在地处潮汕平原的市、县站人口周密且每逢节假日客源高峰期,则车少客多的矛盾更为突出,总站为解决运力紧张的问题,常用货车代客车,后来根据拖挂的原理,通过技术“革新”改装“通道型客车”。所谓“通道型客车”就是将两台客车车厢用转盘、篷布、皮革连接起来,由一台引擎牵引,把原来40座位增加到100座的加长客车,这只适应于路途平直的区间线路,如汕头至潮州铁路线、礐石至潮阳、普宁等。

    记得改革开放之初,我第一次从汕头到广州探亲,正值夏季,乘坐6时早班车,那是一辆挡风玻璃上方有用油布做成的遮阳架,车厢外表显得陈旧的平头客车,座椅是半包硬革,不少地方已经露出海绵。车上座无虚席,过道堆放着行李,拥挤不堪,总有人吸烟,还不时传来旅客的咳嗽声和弥漫着旅客晕车呕吐物的臭味,在这种污浊的空气里,盼望自己能赶快到达广州。可是,客车座椅靠背的高度只到肩膀,横靠竖靠总不是劲。中午时分,车至海丰南山岭,当时广汕公路鮜门路段,依山傍海,且坡陡弯急,路况十分险峻,有“鬼见愁”之称,车辆避车时都要选择宽阔路段。当车行至半坡时,驾驶室的发动机忽然冒出白烟,司机急忙采取掣动,同时车上的另一位司机跳下车镇定地一方面疏散旅客,另一方面用三角垫木堵住后轮轮胎,然后下车的旅客自发把客车推上坡。由于客车陈旧动力不足,车厢上方承载着许多货物,客车不堪重负,发动机受热水箱温度剧增所致。经过了一番冷却降温后,车才能前行至鮜门车站,我们将就吃完午餐,司机交班后继续上路;那时的客车没有空调,冬冷夏热,乘客要么被冻醒,要么被热醒。车上也没有卫生间,每运行一定时间或路程,在比较僻静的路段,司机都会大声吆喝乘客们下车“减压”。整天在灰尘滚滚的广汕公路上前行,乘客头上和行李上都是厚厚的尘土。从汕头出发,我就是在引擎轰鸣声及车厢“咣啷”中度过了15小时旅程,到达时已是腰酸背痛,疲惫不堪。那时群众给客车编出顺口溜:发动要手摇,方向无助力,引擎轰轰响,说话大声嚷。

    上世纪90年代,国营运输企业主动适应市场,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客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车辆档次的高低已成为广大旅客选择乘车服务的焦点。汽车总站客车更新步伐加快,档次越来越高,基本实现了“短途中巴化,长途豪华化、超长途卧铺化”,也基本体现了整个社会客运车辆发展的总体趋势。1994年,我再次乘车汕头至广州,客车设置和技术性能与以前截然不同,车身加长,车厢内设置有双层卧铺和冬暖夏凉的空调设备,行李箱内藏,引擎后置式,噪音小,动力大,防震性能好,加上广汕公路路况大有改善。自汕头至广州从原来15小时减少到10个小时,再也不用受路途颠簸、尘土飞扬和中途抛锚推车之苦了。

    近年来,随着国道、省道、县级公路全面贯通,特别是高速公路网络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高质量乘车需求日益强烈,客车档次已是客运服务行业吸引旅客的一张“名片”。去年底的一天上午,我再次乘坐汕头至广州班车,那是一辆崭新豪华型高级商务座大客车,上客门和落客门分开,车上座位加宽,过道开阔,同时设置高清液晶电视,还有干净舒适的卫生间,车厢里的空气散发着熏人的清香,加上随车年轻貌美的“巴姐”那亲切温馨的笑容,细心周到的服务,让人留连忘返。客车行驶在平坦、安全的广汕高速公路上,再也听不到车厢钢板的撞击声和引擎的轰鸣声,而听到的则是车厢里液晶电视和DVD音响播出来的悠扬且优美的歌声。车行至海丰路段,原来的“鬼见愁”———南山岭已被笔直宽敞的隧道所替代。已是中午用餐时间,客车平稳地停靠汝湖服务区。我们用餐后继续前行,车窗外风景如画,此时偶尔瞥见远处蜿蜒的广汕公路,还有稀少的客车在行驶,而感觉到那么的熟悉和亲切!此次,从汕头到广州仅用5个多小时。当天往返已成现实。过去那些难闻的烟味臭味、车厢撞击声和引擎的轰鸣声已成为遥远的过去。

    现在,汕头汽车总站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豪华大客车,有国产的、中外合资的、进口的,车价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辆几万元发展到如今的一辆几十万乃至几百万元。车辆档次从普通型发展到现在的高三级甚至高三级商务座,同时配置有车载智能信息系统、GPS监控系统及多种报警装置,技术性能大幅度提高。乘车的舒适性、快捷性、安全性越来越好。

新闻关键词:

动态信息其它相关新闻

新闻专题

更多>>

金龙客车服务2016厦门

大金龙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勇于承担企... 更多>>

亚星新能源客车专题报道

纵观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虽整体增长乏力,但新能源... 更多>>

大金龙第六次出征比利时客

2015年10月,第23届Busworld Ko... 更多>>

金旅第5万辆客车出口以色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复苏持续乏力、中国经济进入转型... 更多>>

最新图片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客车信息网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信息发布欢迎投稿意见建议诚聘精英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