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亿元的注册资金,却支撑了近50亿人民币的销售总额。就算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也无异于一个奇迹。这个奇迹,就在吴侬软语的江南,就在小桥流水的苏州。
苏州工业园区跟别的工业园区区别不大,到处都是现代化的整齐划一的厂房,宽阔平整的马路四通八达。跟别的工业园区也有不同的地方,那就是,整个园区,聚集了全世界五百强的一百多家。古时孟母三迁,1998年成立的苏州金龙在此安家,多少也有点择邻而居的意思吧。
苏州金龙跟过去相比,变化真是非常之大,去年实施扩建的厂区二期工程,即将竣工交付,花园一般的厂区内,40万平方米的地盘,全部变成了拔地而起的厂房。跟去年相同的是,厂区宽阔道路两侧,一样停满了整装待发的新车,仅2007年12月,客户一个月提走接近2000台海格客车。
完成结构调整
时至今日,“海格”已进入客车业“中国名牌”榜。苏州金龙产品结构中,大客、中巴、轻客基本上三分天下。
海格高端客车打的是双品牌,即“斯堪尼亚 海格”,苏州金龙与斯堪尼亚的合作更进了一步,由战略合作伙伴变成了斯堪尼亚的家族成员。可以说,由中巴王向大客转型初步成功,“斯堪尼亚.海格”为提升品牌形象提供了有力支撑。
除了原有的车间,现在苏州金龙新设立了“海格.斯堪尼亚A90”豪华车生产车间,生产的高端客车,将纳入斯堪尼亚的销售计划,统一面向全球市场。SCANIA.HIGER A90不仅给髙档豪华客车市场带来一股清新之风,让人眼界为之一亮,可以说得到了用户、业界和传媒的广泛好评。自2007年7月推向市场以来,广东、吉林、辽宁、云南、北京、湖南等地陆续形成批量销售。湖南怀化交运集团日前一次订购6台SCANIA.HIGER A90高档豪华客车,用于怀化至长沙(435公里)高等级公路客运专线。这批高档客车到达怀化时,6台SCANIA.HIGER A90绕行怀化市区主干道,引来无数市民驻足观看,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地媒体亦跟踪报道,有效提升了怀化交运集团品牌效应。
2007年,海格客车国内市场大巴销售额增长42%,国内外合计占公司销售额的40%。自02年底推出第一台海格大巴,至目前占销售收入四成,可谓进步神速。无论是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还是品质改善、市场推进,全体员工都付出了很多,过程艰辛,收获颇丰,三年前提出的转型是关键、大巴是出路的策略已基本取得成功。
2005年海格客车实现销量10180辆,其中大客1427辆,占比重14%;中客6835辆,占比重67%。2006年海格客车销量13345辆,其中大客3027辆,比重上升至23%;中客7036辆,比重下降至53%。2007年,海格客车销量16090辆,其中大客4034辆,销售额比重继续上升到40%;大客连续增长和比重不断上升的事实,表明苏州金龙已经初步实现了产品结构调整的转型策略。
在强手如林的客车业,苏州金龙为什么能蓬勃快速地发展呢?
员工都是主人翁
苏州金龙整个领导团队都很低调,从不轻易接受媒体专访。据了解,曾有人问及吴文文总经理有关为何快速发展的原因,吴认为苏州金龙成功的秘诀就是没有秘诀。的确,与一些企业热衷于作表面文章不同,ISO质量体系全国都在贯彻,但是落到实处的有几家?几乎都是到了年底作假报表,做得比真报表还要无懈可击。可苏州金龙却不是这样,每一步,都一条,都是有迹可寻的,都是真刀真枪的,一切用数据说话,一切让事实验证。所有的员工,都是主人,觉得企业就是自己的。人才最重要,但是,是否真正让员工有主人翁感觉,才是能否留住人才的根本。员工充分信任自己的领导,自己的团队。
苏州金龙一位中层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苏州金龙一切都是新的,每天都要有新变化,只要你努力,发展空间大得很。另外,他们更重视对人才的培养。苏州金龙舍得投入培养核心干部,送往国内一流商学院攻读MBA的不在少数,并且在内部建立培训的系统机制,形成学习氛围。这才是致胜未来的法宝。
在苏州金龙,上至高层,下至普通一员,大家都觉得能为公司效力而自豪,正如客服部一位顾姓工程师所说:我们公司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向上的气氛,不由你不前进,是整体气氛推着你向前走,否则只有被淘汰。
管理落到实处
让他们自豪的还有很多,比如,苏州金龙在流程考核中,不仅考核流程主要负责人,而且对流程相关配合责任人也纳入考核奖惩。部门与岗位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有什么问题,只要跟自己沾点边,就要义不容辞地去解决。每个车间都有这么一条醒目的标语:第一次就将正确的事情做正确。也正是因为在质量上如此严格控制,才换来了市场的美誉,才换得了斯堪尼亚的信任。
公司每个系统都有一套管理模式:生产方面推精益生产方式,销售方面推客户资源管理,技术方面推项目责任制,从上到下贯穿一线,推行全面品质管理。
写到这里忽然明白:没有秘诀,是因为大家都知道质量控制,精益生产。试问哪个企业不知道ISO,哪个企业不知道精益生产?可是又有几个企业真正做到了?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两字,苏州金龙能落到实处,他们就成功了。车间里醒目的标语,并不仅仅是写在墙上,而是实实在在刻在了每一位员工的心里。
中国客车工业的奇迹,就是这样创造的。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客车信息网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