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米及18米客车自去年正式进入市场以来,一直受到客车企业的特别关注,行业内至少有20家企业具有相关的产品开发能力,但由于市场尚处于启蒙状态,因此,真正能够在这一领域有所建树的企业并不多,今年以来,12米以上客车共计销售757辆,只有5家企业表现较好(5家企业占此类产品销售总量的98.68%):
①、丹东黄海:517辆,占总量的68.30%,全部是公交客车(其中18米公交车360辆)。
②、浙江青年:115辆,占总量的15.19%,其中18米公交客车98辆。
③、盐城中大:57辆,占总量的7.53%,全部是公路客车(其中13.7米座位客车39辆)。
④、宇通集团:36辆,占总量的4.76%,全部是公路客车(其中13.7米卧铺客车24辆)。
⑤、无锡安源:22辆,占总量的2.91%,全部是公路客车(其中13.7米卧铺客车24辆)。
虽然今年的形势较好,但我们认为特大型客车市场也仅仅是处于刚起步阶段,就发展趋势来看,特大型客车的市场空间主要来自3个方面:
其一是BRT的发展。
在我国,2004年第一条巴士快速交通(BRT)已经在北京投入运营,成为国内首条BRT样本。实践证明,北京BRT的开通,既展示出轨道交通速度快、容量大的优势,又显示出公共交通的经济性、灵活性,无疑是适合我国城市的新型公共交通方式。目前,紧随其后的上海、天津、重庆、南京、沈阳、杭州、成都、西安、昆明、济南、石家庄、武汉、福州、宁波等城市也正在加紧BRT的规划和前期建设。随着BRT的发展,特大型公交客车市场将进入扩张通道。
其二是公路客车的产品升级。
在火车提速和铁路客运专线的挤压之下,长途公路客运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比如卧铺客车,自2003年以来,市场需求在逐年下降。作为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交通工具,虽然市场需求在减少,但并无迅速退出市场的危机,目前,每年仍有3000辆左右的需求量。为了保证卧铺客车的经营质量,主流客车企业普遍采用了产品升级的经营策略。以宇通为例,作为卧铺客车市场份额最大的客车企业,在卧铺客车市场需求连年下降之中,逐渐放弃了技术含量较低的前置产品,从去年以来,又在超大型卧铺客车产品的开发中加大了投入,通过不断的产品升级,来弥补因销售数量下降所带来的损失,今年以来,其13.7米卧铺客车已逐渐打开市场。公路客车产品的升级换代,是超大型公路客车市场发展的希望所在。
其三是出口。
客车出口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话题,国外市场对中国客车的认知程度越来越高,客车企业热情高涨,客车出口已经逐渐成为中国客车行业新的增长点。日前,无锡安源汽车有限公司与美国BCI公司签定200台PK6137A高档豪华客车的出口订单(首批交付21台),为12米以上客车的市场扩张开辟了新的途径。无论从法规上还是从市场的完善程度上,发达国家在12米以上超长客车方面均领先于我国,据了解,无锡安源的PK6137A是根据美国法规及市场的要求,由中外双方的工程师共同设计的,具有许多创新元素融汇其中,比如,整体式玻璃钢顶蒙皮、“U”型梁车身结构设计、翻转式安全侧窗玻璃、前置备胎设计等等,我们认为,13.7米客车能够进入发达国家,才真正推开了这块市场的大门,其中的关键之处是如何找到一种合作双方都满意的运作方式。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客车信息网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