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内第一条BRT(快速公共交通)线路在北京开通后,很多城市都看好BRT,明确表示要上马此项目。面对潜力巨大的市场,客车企业岂能袖手旁观,都紧锣密鼓地开发产品,一场围绕BRT展开的市场争夺战即将上演。
BRT市场潜力巨大
在杭州BRT公交车总站,记者看到:BRT车辆定点定时有序地进出站;自动感应式开关门,保证了人车分离的安全性;乘客在车站边有序地候车。智能化的交通管理手段和高性能的BRT车辆相配合,大大增加了车辆进出站时间和路面速度的精确度。据记者了解,目前杭州BRT车辆运行良好。
杭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电车公司快速公交线BRT车队长金国华告诉记者:“杭州市公共交通集团公司就市民普遍反映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几次调整,比如票价高、转换车难、站点之间的距离没有满足部分乘客需求、专用道的使用率问题等,这些大的调整主要是线路的优化和整合。”
近日,北京市表示准备在今后两年内进一步发展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系统,以解决2008年奥运会将面临的城市拥堵问题。同时,记者了解到,昆明、南京和深圳也有BRT系统的规划,但由于各种原因,还没开始建设。福州规划设计院交通所所长陈仁春也告诉记者,福州2003年就呼吁建设BRT线路,由于一些原因,现在也没有动工。
BRT系统的建设,似乎夹杂了一些尝试性、试探性的意味。我国BRT系统的规划还处于初级阶段,必然会有一些问题的存在。专家指出,就世界范围来看,从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角度来说,BRT系统的建设仍将是一个大的趋势。据了解,重庆首条BRT预计要投入200辆左右专用车,其他城市的BRT车辆需求也会逐步提上日程,BRT市场前景广阔。而对于客车企业来说,只有未雨绸缪才能赢得市场。
客车企业“虎视眈眈”
近日,黄海表示要进入BRT市场。“黄海的BRT公交车引进了MAN的技术,年底前后会投放市场,就配置和性能而言,不低于青年的BRT车型,而价格将会有一个很大幅度的让利空间。价格、产品品质、服务体系将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力。”丹东黄海客车市场企划处的林崇富说,“在北京和杭州招标BRT车型的时候,我们的产品还没有投放,所以没有参与招标,但是现在很多城市已经成了我们的目标市场。”
宇通早在2003年就与MAN合作生产了18米长的铰链车。目前,宇通的BRT车型已经全部开发成功,并与一些城市达成合作意向。
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青年汽车集团总裁庞青年表示,青年的BRT公交车产品的结构还会进一步优化,造型也会更美观、多样,更注重舒适性和安全性,并努力降低使用成本。“从‘社会资源性’出发考虑问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就是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庞青年说,“青年的理念是不断保持提高,虽然其他的竞争对手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大家提高的基础不一样,青年汽车的BRT公交车生产已经形成规模,此所谓‘一步领先,步步领先’。当然,领先绝对不是口号,一定要落实到实处。”
市场总是具有不确定性,无论BRT市场怎么发展,无论客车企业如何参与到BRT市场的竞争中,环保、节能将是一个持久不变的核心理念,将鞭策客车企业不断优化产品。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客车信息网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