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划来讲,要以纯电驱动新能源汽车为主要的战略取向,当前主要推进纯电动和插电式的混合动力,同时还提到了,要推广和普及混合动力和节能汽车,实际上尽管是以纯电动为一个战略趋向,实际上还是把面整个铺开了,把节能汽车啊,以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这样一个汽车作为一个普及,实际上我自己感觉到,非插电式的,尤其是所谓油电式的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难度要远远大于纯电驱动的汽车的难度,而它在里面把它说成“普及”,我不知道这个用词是否恰当,显然难度大的东西是不能普及的。当然普及是把节能汽车普及,我觉得这个提法还是对的。而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当成普及的一个对象,实际上非插电式的混合动力汽车呢,从电控的角度来讲,难度远远大于纯电驱动以及插电式的纯电驱动的汽车。当然我是完全做技术出身的,还是从技术的角度来说。
因此,我自己感觉到,不同的企业,可能在面对这样的一个政策取向,可能策略也是不一样的,第一个,比如说像大型的企业,纯电驱动一定要做一个战略目标,然后进行研发。因为目前来讲,无论是电机、电池,用于纯电驱动的,实际上都存在着缺陷,就是说技术上还没有达到。需要努力才能够做得到,而对于一般来讲,中型或者相对小型的汽车企业来讲我觉得还是主要以发展节能汽车为主。尤其是多能源的,像天然气等等,这样的汽车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取向,因为在我们国家发现了液燃气的储量还是非常大的。根据一般的统计,按照目前的使用来讲,大体上能用400多年。因此量还是很大的,再加上我们的南海那边还有丰富的可燃冰资源。是不是能用可燃冰和天然气混合一下,做出液化天然气这样的产品。像亚细亚这样的产品,然后就直接用在汽车上,这个我自己感觉到过个三五年以后,这很可能会变成一个很主要的替代石油的这样一个取向。
总之把这个整体上看了一下以后,从技术层面来讲,我觉得汽车企业很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这种天然气汽车,也不怕它受到任何的限制。因为只要发展天然气汽车,它也不受油耗的限制,因为气和油怎么当量,在这儿也没有说。所以用天然气汽车的话,尤其是液化天然气汽车,我觉得今后前景还是非常光明的。天然气的储量最近发现的量也非常大,因为我们国家发现的这种页岩气的储量,好像比起美国、加拿大的总额还大。现在美国实际上页岩气已经大规模开采了。并且开采出来以后,美国天然气价格非常便宜,大体上只有欧洲的1/10的价格,这是由于它的页岩气的开采成本还是非常低的。我想我们国家如果页岩气大规模开采以后,也这么便宜(那个天然气大体上只有我们目前天然气的1/5的价格)。因为我们现在用天然气大概只有燃油一半的成本,所以你要再把它降低到1/5,那就变成1/10的成本了。到那个时候,我觉得市场也会作出非常重要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