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动态信息 >> 新闻正文
点菜式生产 是权力?还是隐患?
文章来源: 汽车产经报道 朱西产 发布日期: 2009年8月5日
分享按钮

    2009年6月5日上午8时的成都公交车燃烧事故的惨烈现场使人们对自己出行的安全十分担心。事故造成 27 人死亡、 72 人受伤。 事故现场的照片、 视频出现在网络上,出事的 9 路公交汽车那熊熊燃烧的大火令人心悸。成都人现在几乎成了惊弓之鸟。2009 年 6 月 9 日, 成都 8 路车上,一个女子仅仅喊了一声“有味道” ,一个乘客就掏出自备的锤子把玻璃砸烂,一分钟之内, 像逃生演习般, 五六十个乘客全部逃出了车。等下了车, 大家才发现,公交车并无异样。你看这事给全国人民造成了多大的心理阴影,出门坐个公交汽车也得时刻保持警惕, 看看周围有没有带液体上车的作案嫌疑人, 随身还得自备一把安全锤。

    这起事故已经定性为人为纵火的刑事案件, 但是在事故中难道客车自身没有安全隐患吗? GB 13094 《客车结构安全要求》对关系到人身安全的客车的安全性有明确、 严格的规定。 在客车的开发、 生产中, 每个能够上市销售的客车车型都要经过严格的 “公告” 审查, 生产过程中有 3C 强制认证保证生产一致性,车辆进入市场后还有缺陷产品 “召回” 这把利剑把关。从理论上说,客车的安全性是有一套严密的监管体系的。但是无情的大火击碎了理想的监管制度。

    按照 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的要求, 客车内所有内部装饰、 装备所用材料都应该具备阻燃性能,从很多汽车火灾事故中我们看到的都是熊熊大火,我们不得不怀疑车内的这些内饰到底是阻燃物还是火灾的帮凶—— —“助燃物” 。我相信,如果从汽车上进行取样, 按照标准进行检验,一切马上就会明白。

    客车上明显违反强制性标准的安全隐患并不难找到, 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也已经于 2006 年 8 月 1 日起启动了客车缺陷召回管理工作,可以说, 管理体系是完善的。但是与我国轿车召回相反, 存在更多问题的客车却鲜有 “召回”案例。客车的用户为何不维权呢, 不得不引人深思。

    面对人们对客车安全缺陷的指责, 近来爆出了客车行业 “客户点菜式生产” 的行业 “潜规则” 。 所谓客户点菜, 是指客户在购车招标中指定配件的品牌和型号,参与竞标的客车产品必须符合这些要求才能获得竞标资格。

    近几年, 客户点菜的现象愈演愈烈, 将简单的客车买卖关系弄得极其复杂,配套商、 客车企业、 客车用户之间的 “三角恋爱”颇有点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味道。客户点菜现象成了一种堂而皇之的行业 “潜规则” ,由客车行业的大用户发起, 客车企业到有一肚子倒不尽苦水。客车生产企业一下子从 “责任者” 变成了 “受害者” ,把本来明晰的责任关系又给搞乱了。

(本栏目作者系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总工程师、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