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动态信息 >> 新闻正文
江淮宝斯通演绎精细化客车生产故事(图文)
文章来源: 中国客车信息网 发布日期: 2009年8月3日
分享按钮

   7月16日11点40分,宝斯通质量控制会议准时在江淮客车扬州分公司的会议室召开,宝斯通项目的质量、生产、采购、技术部门负责人纷纷从车间赶往会议室,听取江淮客车总经理王泉龙对质量控制工作的总结,以及下一阶段工作部署和安排。

  “为确保每辆宝斯通的高质量,这样的会议每周至少召开一次。”江淮客车扬州分公司副总经理万春阳说:“在宝斯通立项之初,质量控制会议是每天都要开的。”

  江淮客车扬州分公司是宝斯通的生产基地,作为高端战略性产品,江淮客车希望能够把宝斯通塑造成为自主品牌客车的一面旗帜,能够与国际高水平轻客––丰田柯斯达竞争的产品。

  在这样的背景下,江淮客车调集最优质资源向宝斯通项目集中,同时对宝斯通的生产质量要求达到了“苛刻”的地步,座椅的可靠性、后视镜的螺丝、密封胶条、车体的平整度等细节问题,都要达到甚至超过质量标准的要求,这也是王泉龙亲自过问的内容。

  目前,宝斯通已经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用车,这是民族客车品牌第一次获此殊荣。在光鲜故事的背后,其实是江淮客车在宝斯通生产和质量控制上付出的艰辛努力。

    71分贝折服客户

  大连新干线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晗专程从大连飞往合肥。作为旅游公司的老总,他不相信自主品牌客车能够达到丰田柯斯达的工艺水平,但是宝斯通时尚的外形和平实的价格对他又具有诱惑力,所以他决定亲自到江淮客车总部实地考察。

  让自己的专业司机试驾之后,丁晗仍然不放心,决定亲自出马。当车速超过80公里/每小时的时候,丁晗变得兴奋起来,其他国内仿考斯特产品在这个时速的噪声已经变得相当大了,而此时的宝斯通车厢里却仍然安静。

  在体会中开始慢慢提速,车速不断攀高,100公里、110公里、120公里。最终进行了长达30公里的体验驾驶,丁晗被宝斯通良好的操控性和舒适度折服了,立即订购了4辆宝斯通,用于大连机场的班车服务。

  丁晗不理解为什么宝斯通的噪声控制得这么好,而且发动机动力以及底盘悬挂都超乎想象,已经超出了一般国内客车的制造水平,和柯斯达相差无几。

  其实,宝斯通从研发、生产、采购、质量控制等方面都严格执行国际标准,已经超越了国内传统客车的制造水平。

  宝斯通项目质量部经理赵卫桥用量化的指标解答了丁晗的疑问。他说,关于噪声的问题,这个车型的国家标准是78分贝,丰田柯斯达是70分贝,宝斯通柴油版车型是71分贝,只比柯斯达高1分贝。如果是汽油版车型,宝斯通的噪声可能还要优于柯斯达。

  宝斯通采用的是全方位的降噪设计,整体流线型设计降低风噪,同时优化整车及发动机仓的密封性,并采用柔性悬架和配备子午线轮胎以全方位降低噪音。

  这就是丁晗感觉宝斯通噪声小的背后原因,在宝斯通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过程中,这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体现。宝斯通是江淮客车面向未来的战略产品,所以从生产、技术、采购等资源的调配上,江淮客车乃至江淮汽车都做出了最优化的集中,将所有的优势资源调往宝斯通项目,希望在江淮底盘以及江淮客车产品上树立旗帜,打通自主品牌客车向高端发展的通道。

  所以宝斯通从立项开始,就把自己的竞争目标锁定为丰田柯斯达,这一称霸中国市场20年的国际高端轻客产品,所有的数据指标都与柯斯达进行对比测试,力图将宝斯通做成国际一流的精品。

  “去年7月样车出来,我们将丰田柯斯达与宝斯通进行对比测试,主要的参数都做下来了。第一批对比数据中,有的优于柯斯达,有的持平,有的略有差距。”赵卫桥说,“测试都是请日本专家来主持,所以经评审的结果是可靠的,也是客观的。在评审之后,我们又针对问题进行整改。”

  而最终经过几轮的样车试制和测试,宝斯通的主要技术指标都与柯斯达相仿,而在发动机功率以及扭矩等指标上,宝斯通甚至已经超越了柯斯达。

    精益生产

  在扬州生产基地,宝斯通拥有一条单独的生产线,从焊装、涂装、总装的生产流程中,一共有超过100名经过严格挑选的员工负责生产宝斯通客车。

  万春阳介绍说,去年年中,我们专门为宝斯通开辟了一条专门生产线,因为与其他客车混线生产,对宝斯通产品的专业性有一定影响,所以为达到高标准的生产要求,我们调集了最优秀的技术工人,确保最大限度地保证宝斯通的生产质量。

  虽然定位是柯斯达的竞争对手,但是柯斯达并不是简单能够模仿的,国内多家企业长达十年的仿考斯特历程,并没有学到其精髓,否则不可能至今仍对柯斯达的霸主地位无法撼动。

  宝斯通从立项开始便瞄准了柯斯达的最关键要素,全冲压车身以及独立悬挂底盘,要想生产出高标准的公务商务客车,必须要解决硬件问题,这两个技术问题无法跨越。

  江淮汽车起家于底盘,在组织研发力量对底盘进行了长达两年多时间的研发后,终于研发出独立悬挂底盘,为宝斯通的研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宝斯通采用前独立悬架,降低了发动机及整车底板的高度,车轮跳动空间大,平顺性和轮胎接地性都非常好。

  为了达到和柯斯达一样饱满的车身,江淮客车必须改变此前其他企业仿考斯特的“蒙皮”生产技术,将轿车生产的冲压方式引入。赵卫桥介绍,之前,我们没有冲压设备,没有模具,所以在遇到国内产业空白的零部件时,我们只能自己投资。

  在宝斯通的焊装车间,一排排的冲压件整齐有序地排列在焊装线的一侧,工人正忙着将冲压件焊装成车身,在宝斯通的生产线上,已经找不到“骨架”车身的生产工艺。宝斯通采用整体式冲压车身,车身强度大大增强,提高了车辆行驶稳定性。同时,车架采用一次性整体冲压成形,增加车架强度、抗疲劳及抗变形能力。悬架配合车架投入一千多万元的成功试验,造就了悬架与车架的完美匹配。

  王泉龙介绍说,以前江淮客车任何产品都没有宝斯通投资大,这些模具都是江淮自己开模,我们完全以丰田的生产工艺为参照,在国内客车企业中,目前只有江淮有冲压车身的生产工艺。

  此外,宝斯通采用整车电泳处理,经过磷化及电泳处理后,并加涂优质防锈涂层,增强整车防腐能力,延长整车使用寿命。即使是饰条及饰件都经过高科技的抗老化处理,保证长时间不变形和不褪色。而在油漆方面,宝斯通采用的是国际先进的环保型水性漆工艺,无任何有害化学成分,色泽更丰富。新型高性能塑料异型材既保持结构的刚性、良好的触感,又保证了清洁环保。

  在生产工艺上,宝斯通敢为人先,使国内客车企业的生产工艺第一次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有客车业内专家指出,在江淮客车现有的生产资源条件下,宝斯通的产品品质能够与柯斯达持平,并最终获得市场的认可,这是极其不容易的,宝斯通的生产方式也为国内自主品牌客车向高端发展展示了一条成功的路径。

    最好的原则

  赵卫桥回忆起去年5月份宝斯通项目立项之初,王泉龙总经理主持的质量控制会议经常开至午夜时分,走过了初期最艰难的创业之路,宝斯通也接受市场的认可,但赵仍然觉得压力并没有减轻,而是作为质量部的经理,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

  在16日中午召开的质量控制会议上,王泉龙开门见山地指出,“近期宝斯通品质和技术的改进和提升,没有前段时间热情高,虽然有进步,但是还需要更大的努力。”

  从销售渠道返回的客户信息,每天都集中反馈到万春阳这里,作为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万经常从早到晚地“泡”在车间里,与车间主任和技术工人共同研究客户的需求,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质量控制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是不断的螺旋上升的数量,所以总是有新的要求,”万春阳解释说。

  在江淮客车内部,宝斯通项目处处遵循“最好的原则”,最好的技术、最好的人员配备、最好的质量控制、最好的产品配置。在“最好的原则”的指引下,宝斯通采取了项目负责制,成立了由王泉龙任组长的宝斯通项目组,生产、质量、采购、营销等各部门抽调精英组成。江淮集团更是要求各自承担设计、采购、制造的子公司,从七大方面为宝斯通的高品质作出了严格布局。

  赵卫桥坦言,企业内部对宝斯通项目非常重视,我们对质量控制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因为去年立项开始,从工人的思想上以及现有条件下,生产这个产品,确实很艰辛。

  不过艰辛付出的背后,硕果已经挂上枝头,宝斯通目前在华东、华北、东北以及中部省区市场上都已经打开销售局面。销售人员介绍说,宝斯通的产品品质是赢得客户的最关键因素。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