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公交运输企业资讯 >> 新闻正文
专家设计石家庄 公交提速弱化“自行车城”功能
文章来源: 中国客车信息网 发布日期: 2009年3月14日
分享按钮

专家设计石家庄 公交提速弱化"自行车城"功能
 
    “ 两路大修”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省会重要的“两横”改造工程的背后,凝聚着设计者们的汗水。改造工程的“总负责人”是来自北京的专家,昨天记者在采访中,打探到他“设计”省城的很多想法。

    朱江,来自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此次裕华路、槐安路改造设计工作“项目总负责人”。从业16年来,他跑遍了全国30个大中城市。

    朱江说,和全国其他省会城市比较起来,石家庄给他最深的一点印象就是“骑自行车的人太多了”。这位规划设计方面的专家说,在别的省会城市,慢车道一般只有3米宽,甚至有的城市已经把慢车道与人行道合为一体,这些城市正在逐步“弱化”慢车道的功能。“石家庄道路大修改造完成后,裕华路、槐安路的非机动车道,则将从现在的6、7米压缩至5米。”

    石家庄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所长安桂江说,早在1986年,该所曾就市民出行结构进行过一项调查,当时市民选择自行车出行的比例是54%。20多年过去了,这个比例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化。专家指出,虽然近几年开私家车和选乘出租车出行的人群比例在上升,但选择骑自行车出行的人群依然庞大,这说明城市的公共交通还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

    为此,“景观大道”裕华路道路拓宽改造完成后,南北半幅机动车道外将各增加一个公交专用道,这将大大方便市民出行。“平均一万人口当中,约10辆公交车能满足出行需要。这次“三年大变样”,把公交车数量增加到每万人次14辆,到2020年将达到17辆。”安桂江说,按照“三年大变样”的发展规划,除中山路、裕华路外,中华大街和平安大街也将设立公交专用车道。

    亮点:“石门”平移后仍将矗立入市口

    从裕华路高速路口向西行,下了东二环桥头不远处,省会石家庄的一座标志性建筑赫然入目。这座建于1998年9月、名为“石门”的建筑高大、壮观,在道路南北两侧各有一个“门”形构造,跨在慢车道上方。可以说,这是外地来石的客人沿着裕华路景观大道驶入石家庄后,映入眼帘的第一道“景观”。

    “裕华路拓宽改造后,将由现在的双向六车道改为双向八车道,作为石家庄的标志性建筑,‘石门’是去是留?”不少市民关心地问。

    市规划局市政规划管理处处长戎华奎的答复很明确:“经过充分考查论证,我们决定保留下来这座标志性建筑。”不仅如此,在设计方面,结合裕华路拓宽改造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人性化”设计。

    戎处长说,“石门”如果原地不动,则正处在外侧的快车道上,所以需要向南北两侧外移。而如果外移重新“落脚”后,石门的两根立柱的位置又将正好占据新修后的慢车道部分路面。“骑车者很容易撞上立柱,这对市民安全构成威胁。”

    设计者们匠心独具,经过多方研究论证,最终拿出一个两全齐美的方案。“在两根立柱的东西两端设计成一个坡度较小的缓坡,市民骑行到这里时,这个缓坡就等于起到一个提醒、警示的作用,人们就可以通过缓坡从立柱的一侧绕过去,这样就能消除许多安全隐患。”采访中,市民对设计部门的这招“妙棋”表示赞同。

    前瞻:前进街拓宽留足“发展空间”

    “景观大道”裕华路边有一条南北向小街道,名叫“前进街”,位于中华大街与维明大街中间。街道虽小,但位置重要。前进街正处于城区中心繁华地带,且紧邻多家省直单位,过往人员频繁。

    在这条小街道上,设计者也用了许多心思。“现在路面7米,与裕华路交叉的路口宽10米,结合裕华路改造,接下来也要对前进街进行改造,路面将拓宽到12米,而照现在10米宽的路口看,以后肯定无法满足通行需要。所以从现在起,在设计时我们就要提前考虑这个因素,要求施工方把路口预留到15米宽。”

    “设计者超前思维,把路口提前预留出来,这样以后拓宽改造前进街路面时,就不至于再动这动那儿了。”市民张先生说。

    槐安路改造工程全部完工后,将成为省会第一条无灯控、全立交、全封闭式快速路。槐安路与维明街口正在修建跨维明街大桥,这里现在是个“丁”字路口,按照城市发展规划,此后维明街也要进行南延。设计者们此次在设计槐安路跨维明街大桥工程时也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对此进行了合理设计。记者昨日在市规划局采访时,来自北京的设计专家和市规划局相关业务处室人员正就诸如此类“细节问题”仔细进行“梳理”,表示要打造出“精品”。

    北京设计专家建议“疏散”一环内人口

    记者见到朱江时,他正在和石家庄市规划局的工作人员共同研究“两路”交通工程设计方面的事情。“其实石家庄的交通体系网络格局还是比较健全的,只是还没有充分完善起来,城区的支路体系、次干道系统比较缺少,需要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

    槐安路建成快速路,裕华路拓宽改造完成后,将大大提高人们的出行速度。这位工程设计者称,从近几年石家庄的路网结构看,主干路发展很快,但作为城市“毛细血管”的次干路、支路建设速度稍显迟缓,一些断头路仍然存在,横贯南北的铁路线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东西方向的通行。

    为此,在此次城区道路改造过程中,设计者们倾注了不少心血。“包括道路施工、管网综合、道路绿化、交通工程等项工程在内,设计图纸有1700多张,再加上一些专业单位出具的1200余张图纸,合起来有3000张图片,不知道研究、审看过多少遍了。”朱江说,仅裕华路中华大街立交桥的规划设计图纸,“研审了不下10遍。”

    这位来自北京的设计专家由于连日来辛劳过度,眼圈都成黑的了,“春节过后只回了一趟家,还是利用公差‘搭车’回去,待了一天就被规划局给‘催’回来了。”

    朱江说,石家庄城区目前有220余万人口,主要集中在一环周边以内区域,而这一区域本身面积并不大,所以造成出行密度很大。“上班、购物的人都集中在这一带。”他认为,石家庄要把办公、商业中心向外移,多发展城市“次中心”、“副中心”,向外围疏散力量,从而形成“外围繁荣”。“石家庄正逐步做这些事情,但这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还需要通过持续性、合理发展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