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动态信息 >> 新闻正文
轻客产品“只升级、不换代”现状令人担忧
文章来源: 中国客车信息网 发布日期: 2008年9月6日
分享按钮

    据案头资料显示,今年前七个月,国内七大主流传统轻客生产制造厂家(上汽集团南京依维柯、江铃全顺、华晨金杯、沈阳中顺、东南得利卡、北汽福田、厦门金龙)共销售94213辆轻客,同比增长率为0.3%,与整体汽车增幅16.7%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与轻客相关连的微客16.1%和MPV1.33%相比较,也是相形见绌,况且近十年来产品老化,同质化严重,成了“只升级(维新)、不换代(革命)”的代表车型,其现状实在令人担忧!若长此以往下去,轻客不仅此被“边缘化”,而且有可以被大型微客和中低端MPV所替代之趋势。 

   1972年沈阳汽车修配厂通过手工的方式生产了一辆SY622客车,它的诞生揭开了国内轻客历史的第一页。从1972年到1985年间,各地陆陆续续出现过一批同样在仿制苏联车型的基础上手工生产的轻客产品,由于技术和工艺的原因,这部分产品除了扮演样品和政治标志以外,并没有进入工厂化生产。1985年以前,国内轻客几乎没有取得实质上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初,意大利菲亚特集团依维柯、日本丰田海狮、法国雷诺塔菲克、美国福特全顺、日本三菱得利卡等一大批代表国际最新先进水平的轻客车型先后被引进中国,曾带动国内轻客市场整体水平的大幅提高。然而到了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国内的轻客产品与轻客技术却止步不前,与其它商用车产品和技术相比,柴油化推进缓慢,几乎所有的车型只是原地踏步,只是做些小打小敲的改进,车型的改进也仅仅停留在改善功能件的浅层次上,整体性能的提升相当有限。到目前为止,国内轻客市场已经连续近十年时间没有实质性的新车型导入和新品牌的进入。置身于日益加剧的市场边缘化危机中的国内轻客,无论是产品品种发展换代还是产品技术升级都亟待突破,否则再过十年,也许在中国市场上就没有“轻客”这一车型的可能。 

  在国际车型体系中,与轻型客车比较接近的两个平台分别是微型客车平台和中型客车平台,由于技术和设计上有相近的地方,这三个平台的某些车型在功能上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轻客是基于轻型车平台的一个产品,因此其与微型客车以及中型客车平台的某些产品存在着一定的功能相似性。当轻客与这些功能上相类似的产品在价格上趋于接近时,产品替代关系就产生了。如近两年来,已突破传统微客物理定义的加长车身加大马力的热销微客,其车身长度已超过4.5米、车身宽度已接近1.6米,轴矩超过2600mm。而其排量1.8L-2.0L也在谋化中,预期明后年将下线上市。由此可见,近年来超大型微客已对低端的日系轻客形成了巨大的市场压力。 

  与此同时,国产低端MPV进一步分流了中高端轻型客车的公、商务和团体接待、通勤车市场;高端豪华大型客车又挤逼欧美系长轴矩柴油机型中高档轻客,迫使大型轻客被动放弃省际高速公路的客运市场,而退至市际公路客运的小众市场。 

  目前大型高端微客与低端MPV、中低档短轴矩轻客之间的功能趋向于模糊,其市场定位与产品功能的雷同化也各自处于边缘性车型,在物理定性与市场定位已相当模糊不清,在车型上就很难将其归属于大型微客、短轴轻客还是MPV,故传统的车型划分标准已时过境迁。此外,近几年来城市物流市场需求品种多样化,且不断呈增长态势。市场上需要方便、快捷地运送货物,这也为加大功率加长车身微客跻身城市物流领域打开了空间。因此,大马力加长微客微客与轻客的用途具有相似性,且投资成本低且回收也快,相对轻客车而言有着“薄利多销、少拉快跑”的优势,且也非常适应农村客流量少,线路冷热不同等客运市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及道路的逐步改善,加大功率加长车身微客在中国广阔的农村有着巨大的营运市场空间。由于此类微客价格普遍较低,因此对低档轻客产生了一定的替代作用,且更容易被城市下岗失业工人和广大农村用户所接受。 

  经笔者对近年来轻客产品与市场的研究,发现轻客增长的车型是以客货兼容为标志的专用或医疗,司法等多用途市场空间明显扩展,改装车、专用车、特种车、城市场物流车等绝对份额增加,而其它车型基本处于相对的萎缩态势。因此,这些年来,轻客主导产品市场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 

  尽管近年来轻客置身于危机四伏的状态,但各厂商都企图通过“四化”——轿车化、安全化、柴油化、环保化的趋势来改变和抵御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然而收效甚微。如有些高端轻客配置了只有在高档轿车中才有的ESP、ABS、又安全气囊、全车安全带、四轮碟刹等主被动安全配置成为标配,以及只有25万元以上的轿车才拥有CAN-BUS车载智能网络系统,并将车辆操控性提升到轿车级别,可是市场并不买账,轻客依然低迷不振。 

  总之,轻型客车市场现状不容乐观!以笔者从事轻客产品与市场研究三十余年的经验,感觉到如果轻客产品不从自身进行一场彻底的更新换代的大革命,那只能“死路一条”,等着自生自灭吧,但这都不是我们汽车人所愿意看到的悲剧。轻客产品“只升级、不换代”现状实在令人担忧。

    尽管金杯汽车上半年业绩增长143.52%,但分析人士指出,上半年的业绩关键受益债务重组取得的一次性巨额利得,行业不景气和主营业务收入下滑难以改善前提下,预计金杯汽车下半年业绩会大幅下降。  

  金杯汽车日前发布半年报,公司上半年营业利润78939854.87元,同比下降244.96%;利润总额99086275.30元,同比增长58.32%;净利润74,942,366.25元,同比增长143.52%;基本每股收益0.069元;净资产收益率为9.86%,比07年同期增加5.37个百分点。 

  分析师指出,金杯汽车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43.52%,关键是公司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南站支行债务重组取得巨额收益所致。 

    资料显示,08年3月27日,金杯汽车向中国工商银行(601398,股吧)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南站支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南京街支行购买厂房建筑物、办公楼、仓库共计121个,住宅6个,机器设备1,027台套及房产(含土地使用权),此次资产实际购买金额约2.72亿元。 

  金杯汽车表示,此次与中国工商银行沈阳南站支行的债务重组,获得债务重组利得1.78亿元。从而改善公司的资产结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高公司竞争力,对公司业务的连续性、管理层稳定性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不过分析师认为,这种债务重组支撑的业绩增长难以延续,预计金杯汽车下半年业绩将会大幅下降。中报显示,金杯汽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105亿元,同比下降587.93%。这是因为金杯汽车上半年主营业务发展遭遇了严峻困难。报告期内,金杯汽车实现营业收入18.77亿元,比07年同期下降0.49%。 

  通货膨胀、汽车市场产销增速下降、原材料涨价的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制约下,华晨金杯上半年汽车销售量大幅下降,低于行业水平。汽车行业产销快讯数据显示,上半年,销售整车35,112辆,同比增长11.3%。其中,轻型货车19,925辆,增长8.5%,位于全国41家主要轻型货车厂家的第10位;销售微型货车15,187辆,同比15.3%,位于全国18家主要微型货车厂家的第5位。 

  从行业因素看,虽然交叉型乘用车和微型货车7月汽车销量同比增幅好于6月份。由于市场销售情况恶化,向经销商的返佣、促销费用较大,金杯汽车等车企的成本压力凸显。联合证券分析师姚宏光指出,PPI水平不断走高,三季度汽车企业的成本压力将进一步加剧。供给过剩前提下,汽车现费需求继续恶化将进一步激化车企的价格竞争,导致营业费用不断上升,从而大幅侵蚀车企的盈利。

(值班编辑:张叶)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