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白沙大道等公交车。吕胜根 摄
本报讯 昨天是“无车日”,但知道的市民并不多,记者在蓬江区转了一圈,发现市民私家车照开,部分路段依然拥挤,而乘坐公交车的市民数量并没有明显增长。
昨天,在上下班高峰期,港口一路、蓬莱路、建设路等地,车辆和平常一样拥堵,摩托车在小车之间穿行。私营企业主梁先生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去白沙上班,梁先生说,不知道9月22日是“无车日”,即使知道也还是愿意开私家车上班,习惯了,感觉比较方便,但就是有些路段太拥挤了,要缓慢前行,得多花费点时间。
公交车方面,客运量并没有因为“无车日”而有明显增长,仍然和平时一样。昨天中午12时左右,记者在白沙大道定点观察,看到一趟22路公交车没有一个乘客,一趟17路公交车上只有3个乘客,2路车和6路车班次比较密,车上的乘客也相对较多,但仍没有坐满,乘客以学生、外来工和老人为主。
采访中,市民感叹“部分公交车依旧难等”。伍女士家住房产大厦附近,昨天上午,她在房产大厦附近等14路公交车,想带小孩到五邑中医院作B超检查,结果等了20多分钟还是没等到车,无奈之下,她只得打的来到五邑中医院。回去时,她又来到花园新村等候14路公交车,她抱着小孩从中午12时35分开始等,等了将近半个小时还没等到,小孩在等车的过程中在母亲的怀中睡着了。“有些线路的公交车不好等,如果我老公不上班,我肯定让他开摩托车搭我回去,这样等着挺累,肚子都等饿了。”伍女士说。
对于部分线路车难等的情况,公交车公司希望市民能够予以理解。据悉,14路公交车往返于白沙站与东南工业区,这条线路乘客比较少,所以发车间隔时间要稍微长些,像2路车、6路车就不同了,沿线乘客比较多,所以发车时间间隔就短些。总体来说,各线路公交车的配置及发车时间都是根据大部分市民的实际需求制定的。“我们也不想让市民等的时间长啊,有时候在路上遇到塞车的情况,我们也很无奈啊。”一公交车司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