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我市在高新区与园区之间开通公交1号快线,作为我市首条开上高架路、享受专用路权与专用交通信号灯的公交线路,运行一个半月来究竟发挥了多大的效用呢?市城市客运交通管理处统计了7月1日至8月5日这五周的客流情况,发现1号公交快线五周来客流呈上升趋势,客流结构中以上下班人士为主。
7月1日至8月5日共5周里,公交1号线第一周的日平均客流量为3223人次,第二周为3503人次,第三周为3633人次,第四周为3767人次,第五周为4008人次。五周里,每周相对于上一周的客流增幅相继为8.7%、3.7%、3.7%和6.4%。第五周客流量比第一周客流量增幅为24.3%。
普通客流(除持高龄卡、老年电子月票、学生卡的乘客外)五周来的增长幅度比较大,每周相对于上一周的增幅分别为35.5%、9.9%、10%、3.4%。普通客流中上下班人士为主流,这说明,1号公交快线正如希望的那样开始承运园区与高新区之间上下班交通的客流,其作为通勤(上下班)客流服务的功能正在逐步凸现。
记者昨天在下午4:00左右来到1号公交快线汽车南站停靠点,一位从高新区上车在汽车南站下车的乘客孔凡虎告诉记者,因这个周末要回老家江阴,还是第一次乘坐公交快线,很快也很舒适。不过他说,这条快线在高新区的站点到赛格电子市场就结束了,所以一般在高新区内都不会选择乘坐这1号公交快线。下车的吴老先生告诉记者,他在新升新苑上车,到汽车南站后转乘308路至碧波二村,自从这条快线开通后每天都要乘。他说,这条快线车现在人不多、座位多,乘坐感觉挺舒适,但是到了上下班高峰时段还是有点拥挤的。
苏州市公交公司相关负责人解释,对公交车而言,日均4000人的客流量还不算高,不过一条新公交线路的客流培育期有一个过程,普通新辟线路被乘客所熟悉之后最终能达到七八成的满载率,这个过程一般为1年至1年半。而市客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像公交1号快线这样的大站车,本来站点就少,客流培育的时间需要更长,再怎么培育也不可能做到像市区普通公交线路那样人挤人。市客管处预测,接下来在新学期开学与十一黄金周前后,公交快线的客流量会有一个明显的增长,预计总体客流周增幅将维持在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