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市场分析 >> 新闻正文
客车行业20种现象之大企业经营重心向海外转移现象
文章来源: 佘振清 发布日期: 2008年10月8日
分享按钮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客车市场,因此,客车企业将经营重心放在国内是无可非议的。近几年,随着客车出口渐入佳境,客车企业对国外市场的关注程度在不断提高,特别是一些主流企业,大家不约而同地规划,在未来的两三年之内,要使客车出口占总销量的份额达到三分之一。也就是说,虽然目前客车企业的经营重心仍在国内,但正在逐步向国外转移,今年上半年,客车出口量占总销量的比例已经超过了10%,成效显著,其中出口列前8位企业的比例分别为:苏州金龙25.02%、郑州宇通9.02%、厦门金龙22.44%、浙江青年18.21%、厦门金旅35.85%、中通客车13.73%、安徽江淮30.51%、福田欧V26.99%,大企业的经营重心向国外转移已十分明显。

    背景:国内需求趋缓

    近年来,国内客车市场的需求趋势可一分为二来分析,一方面,公交客车的市场需求呈快速增长之势,但由于公交客车占客车销量的比例只有30%左右,对总需求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受到火车提速和铁路客运专线不断开通的双重挤压,加上农村客运市场启动的条件尚不成熟,占70%的公路客车需求疲软已是不争事实。因此,国内需求增速趋缓是当前客车市场的显著特点。根据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发布的数据,2006年国内客车市场的同比增幅为12.63%,而2007年只有4.97%,将国内需求趋缓的趋势表现得十分清晰。

    在国内需求趋缓的背景下,随着中国客车的技术水平迅速提高,中国客车走出国门的速度越来越快,据海关统计(详细数据见下表),近5年来,客车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01.33%,可以说,在现阶段,出口已经成为客车行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不仅能够弥补国内需求趋缓的不足,而且为行业的扩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广大客车企业的视野也更加开阔了。

    现状:出口格局已初步形成

    根据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客车出口超过亿元的企业有8家,依次是苏州金龙、郑州宇通、厦门金龙、浙江青年、厦门金旅、中通客车、安徽江淮和福田欧V,8家企业占所有出口企业的比重约为28%,合计出口各类客车10739辆,出口金额达到31.46亿元,分别占客车出口总量的87.93%和89.75%,可见,当前客车出口格局基本符合“二八法则”。

    我们认为,“二八”格局是客车出口健康发展的标志。

    首先,“二八”格局是竞争的产物。有人说,现阶段客车出口的主要矛盾是同业竞争问题,夸大价格比拼的杀伤力,将企业的市场行为上升到道德层面,这种视竞争为洪水猛兽的观点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尽管没有恶意,但难逃误导之责。实际上,目前客车出口的最大问题仍然是信息渠道不畅、出口认证困难和风险难以控制,至于服务问题,属于市场竞争范畴,与出口规模(保有量)息息相关。就现状来看,客车出口的成长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05年之前,客车出口数量较少,基本属于客车企业的个体行为,是客车出口的启蒙阶段;2005-2007年,大多数客车企业都看到了客车出口的发展空间,几乎到了出言必谈出口的地步,一拥而上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我们可以称之为模糊竞争阶段;至2008年,随着客车出口竞争的深入,已经形成了基本的出口格局,众所周知,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没有竞争就不能健康成长,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才能取得优胜劣汰的结果,“二八”格局回归主流是现阶段客车出口的真实状态,也是竞争的结果,我相信,无论是国家主管部门还是关心客车行业发展的专家学者都会认为这是一个健康的格局,有利于客车出口的持续发展。
   
    其次,“二八”格局能够展示中国客车的实力。大家都说中国具有成为世界客车制造中心的实力,我们可以从产品和企业两个层面来理解这一评价,从产品上来说,中国客车的高端产品有利于在世界市场上弘扬中国客车的品牌形象,8家企业中7家有技术引进的经历,他们的高端产品基本上也是最好的中国客车,最能体现中国客车的代表性。从企业层面来看,这8家企业无论是经营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他们的起起落落对行业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客车出口中,这些企业居于领导地位,基本上代表了中国客车的整体实力。中国是客车大国但并不是客车强国,解决“大”的问题我们用了二十多年,这些主流企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实现客车强国的理想,关键也要看这些主流企业的表现。因此,我们认为“二八”格局是现阶段客车出口的理想状态。

    客车出口具有许多优越条件,比如,中国客车性价比优势明显、产品超强的适应性具有不断蚕食国外品牌的能力、集群效应为中国客车的滚动发展提供了支持,另外我们有出口退税保驾护航、国家政策措施在不断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中有效地控制了经营风险、从操作层面看与国内市场的许多潜规则形成鲜明对比,这些条件是客车出口不断取得进步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全球经济形势继续下滑为客车出口提出了一些严肃的课题,今年以来,客车出口量已经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客车企业的海外战略也许会受到一些挫折,我认为,这些挫折也是客车出口中的一笔财富,只有在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客车出口才能走得更远。

(值班编辑:张叶)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