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动态信息 >> 新闻正文
潍柴动力在中国内燃机工业百年发展高峰论坛上的发言摘要
文章来源: 汽车周报 作者:曾才豪、赵三明 发布日期: 2008年10月27日
分享按钮

    2008年10月20日下午,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和中国工业报社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联合举办了以“创新发展再造内燃机百年辉煌”为主题的中国内燃机工业百年发展高峰论坛。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科技部等相关政府部门官员,以及来自四十余家的发动机企业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本期摘要刊登论坛五位演讲人的发言,以飨读者。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孙少军:

    大力倡导节能与绿色环保发展理念 肩负起中国内燃机行业的社会责任

    近年来,潍柴动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致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了超常规、跨越式大发展。2007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428亿元,列2008年中国企业500强第106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46位。今年1~9月,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36%;实现利润32.5亿元,同比增长30%;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08吨标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真正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诞生于胶东革命根据地的潍柴,在1947年制造了11马力的单缸低速柴油机;1950年成功制造了15马力和40马力柴油机。1955年,潍柴6160中速柴油机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中速柴油机的空白。1968年,自主开发了6200中速柴油机。1984年2月,潍柴开始引进斯太尔重型车用发动机,并于1989年10月通过国家正式验收,从而形成了从35千瓦到1960千瓦的产品序列,构筑起了较为完整的产品结构,使产品配套范围扩大到重型汽车、大客车、工程机械、船舶和发电设备等领域。2004年,潍柴在国内内燃机行业创造了四个第一:首家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首家在香港上市的企业;首家成功自主开发国三排放大功率发动机的企业;世界10升以上高速发动机产销量最大的企业。2005年~2007年,通过吸收合并湘火炬,潍柴成功打造了中国汽车行业唯一的集重型汽车、发动机、变速箱、车桥为一体的黄金产业链。今年4月,潍柴集团旗下的山东巨力又与德国曼公司签订了大功率发动机合作协议,双方共同研发生产3000~10000马力的中速船用发动机。

    潍柴在发展过程中,切实履行企业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始终如一地追求节能与绿色环保发展。在引进斯太尔发动机技术之后,潍柴人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原来欧0排放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开发于2001年推出满足国一排放标准的重型卡车发动机;2002年又推出满足国二排放标准的发动机,均比国家确立的相应排放法规实施时间提前了两年。2005年3月,潍柴全新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三排放标准并具有国四、国五排放潜力的国内首款大功率绿色环保蓝擎WP10/P12系列柴油机;2007年3月,该系列产品通过了相关认证机构的国四排放认证;2008年7月,达到国五排放标准的大功率发动机在潍柴诞生,产品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在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发动机主流技术如电控高压共轨、SCR等进行节能环保柴油机研发的同时,潍柴还秉承社会责任,矢志不渝地推进新能源发动机的研发制造。早在1999年,潍柴就率先与香港培新集团合资成立了新能源发动机公司,进行LPG、CNG等新能源发动机的研发生产,并先后承担了国家“九五”、“十五”相关科技攻关计划和“十一五”国家“863”计划项目。2008年7月,潍柴动力、加拿大西港、香港培新等三方又正式签约成立潍柴西港新能源发动机有限公司,研发制造以CNG、LNG等为代表的重型车用大功率新能源发动机。

    在做好节能与绿色环保产品研发的同时,潍柴还投入巨资进行技术改造和新厂建设,打造环境友好型工厂。2003年以来,先后投资20多亿元建设了国际一流水平的潍柴动力工业园、潍柴铸造工业园和新能源发动机制造基地。在这里,真正实现了绿色产品、绿色制造,节能与环保共发展。

    今年,是中国内燃机工业诞辰100周年。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回顾潍柴62年所走过的道路,备感自豪和欣慰。62年来,潍柴向社会提供各类发动机近200万台,满足了重型汽车、工程机械、大客车、船舶、发电设备、农用机械等动力配套市场的不同需求,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潍柴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功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企业。正是因为我们始终如一地秉承科学发展的理念,坚定不移地履行社会所赋予的责任,矢志不渝地追求节能与绿色环保发展,才实现了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展望未来,潍柴将继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中国内燃机工业和国民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科学发展。

(值班编辑:张叶)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