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拉快跑,这是车主的首选;快速出行,这是乘客的愿望。然而,在郑州客运南站乘车,本来只需20分钟时间即可出市区,现在却非要绕道、兜圈、盖十几个公章私章,折腾一两个小时后方能出得省城,令广大车主和乘客苦不堪言。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明显加快,谁都不想把时间耽搁在出行线路上,可在郑州,只要你坐上客运班车就身不由己了,何故?都是那非盖不可形形色色的大小图章惹的祸,为了验证乘客报料真伪,记者作了实地暗访,果不其然,难怪广大车主和乘客苦不堪言呢。
客车在市区兜圈子,既费时间,又耗油料,是车主为了到处拉客需要吗?从暗访来看,这种现象并不存在。显然是不尽科学、合理的客运管理出了毛病,某些权力部门习惯了盖章,似乎不设关卡、不例行公事检查就闲得难受,于是在一纸纸行政指令下,车主只得来回奔波,谁要是违抗或向媒体反映问题,就有被取消运行线路风险,从车主敢怒不敢言可以看得出来。依我来看,盖章不过是以管理为幌子,实质是为本部门、小团体谋取既得利益,盖一次章就名正言顺收一次费,这种伎俩我们早有领教,地球人都知道。
如今,客运车辆大多装上了GPS定位系统,相关部门人员足不出户,坐在电脑前就可查看到客车是否绕路、兜圈、站外拉客、超载、超速等情况。可为什么某些人热衷于原始管理呢?一位知情人道破了天机,绕来绕去的结果,正规车慢慢地被乘客讨厌,这就给了黑车以市场,每月我们都得向“那些人”交钱,这是黑车车主的心里话,“那些人”究竟是些什么人,有必要深查细挖,否则客车还会在原地兜圈子,乘客还是会遭殃。
郑州客车兜圈子问题已彻底暴露了,要不要治理,如何治理,考验政府管理职能与管理智慧,砍去层层迭迭的管理机构,实行一站式管理了,将那些暗地里收取黑车车主钱财的政府管理人员严加惩办了,乘客快速出行的愿望就会顺利实现,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