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市场分析 >> 新闻正文
微客加长还有更深层的意义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2007年1月19日
分享按钮

    “长安星光的累计销量超过9万辆。2007年3月,我们还将推出一款车长超过3.9米的全新微客。”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何朝兵日前告诉记者。

    何朝兵所说的长安星光,是长安微客系列中最长的车型,车长达到3.94米。2006年,国产微客加长的势头愈加猛烈。除长安星光之外,昌河福瑞达、哈飞民意M408也属于传统微客的加长版车型,车长均在3.9米左右。已经坐上国内微客市场头把交椅的上汽通用五菱,也在去年的北京车展上展出了五菱之光加长版和全新车型———五菱鸿途,车长都超过了3.8米。上汽通用五菱知识工程首席工程师张玉林向记者透露,这两款车将在本月批量上市。

    中国轻型车市场分析联合会主席高允航分析说,目前微客已大量被作为客货两用车使用,更偏重载货功能,载客功能逐渐被轿车和小型MPV取代。由于车辆的载货功能直接受车身长度影响,而传统微客的车长基本在3.8米以内,所以微客加长已成为必然趋势。

    事实上,微客加长还有更深层的意义。

    长期以来,国内市场的轻客长度多在4.8米左右,微客长度多在3.8米以下,3.8~4.8米客车市场一直是个空白,行业内称这个区间的车型为“准轻客”。近年来,在新的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准轻客”市场开始摆脱“荒芜”。随着IT等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轻客所运输的货物已向高质化方向发展,形象地说就是“体积逐渐变小,价值越来越高。”显然,缩小版轻客或加长版微客能较好地满足这种市场需求,“准轻客”市场也因此成为微客企业和轻客企业共同关注的领域。
     
    首先意识到这一点的应该是传统的微客企业,如前面提到的,长安、五菱、哈飞、昌河等主流微客企业纷纷在原有车型基础上推出加长升级产品,主动争抢“准轻客”市场“蛋糕”。依目前的发展形势,微客长度突破4米大关并非不可能。

    何朝兵认为:“为增加载货量,微客大型化是一个发展趋势,突破4米是肯定的。”张玉林也对记者表示,五菱已经有了开发4米以上微客车型的计划。

    与传统轻客相比,加长版微客车长较短,作为城市运输用车更加方便灵活。更为关键的是,加长版微客的购车成本和使用成本都比较低,更容易被多数“准轻客”用户接受。这种现象在2006年已经有所表现。高允航告诉记者:“2006年,我国‘准轻客’销量估计为6万~7万辆,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长安星光,前10个月的销量同比增长40%以上,已突破5万辆,而2005年这一市场的销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此外,随着相关行业市场竞争的加剧,许多轻客用户对车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能方便、快捷地运送货物,还要与企业的形象相符。于是,一些乘用车企业也开始争抢这块市场“蛋糕”。如一汽-大众的开迪、奇瑞即将推出的开瑞等。尽管它们带着明显的轿车元素,定位也以城市多功能车为主,但对于追求“体面”和舒适性的“准轻客”用户而言,4.5米左右的开迪和开瑞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一汽-大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经历2005年的惨淡后,开迪2006年开始得到市场的认可,销量同比增长100%以上,全年总销量达到4083辆。

    其实,完全符合“准轻客”定义的车型在市场上也已经出现。东南汽车于2005年底推出定位于轻客和微客之间的全新车型———东南菱利,首次将1.6升三菱发动机引入微客领域。该车车长达到4.025米,与普通微客相比不仅动力强劲,载货量也更大,被东南命名为“发财小巨人”。不过,东南菱利6万多元一辆的价格足以抵得上两辆普通微客,与轻客价格基本相当,没有实现“轻客的能耐,微客的经济”,所以销量并不理想。根据东南方面提供的数据,菱利2006年的销量仅为4162辆。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