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公路运输企业资讯 >> 新闻正文
甘肃省公路运输信息化建设刍议
文章来源: 赵 军 王繁己 符海月 李太安 发布日期: 2006年7月10日
分享按钮

    近年来,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交通运输服务和管理智能化、信息化趋势日益 明显,建立在现代交通运输信息网络基础上的物流业也正在成长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全面实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道路交通运输建设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随着加入WTO后外国资本进入中国运输业市场的时间日益迫近,国外道路运输企业对我国道路运输企业,特别对西北欠发达地区道路运输企业的挑战更趋严峻。在此背景下,抓住西部大开发、甘肃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建设与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甘肃省公路交通运输重要战略地位相适应的现代道路运输管理体系,实现甘肃省道路运输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甘肃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1. 甘肃省公路运输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甘肃省公路建设速度加快。2000年末,全省公路里程39344km,其中国道11条,里程5219km,省道32条,里程5733km,县级及县级以下道路28391km;公路可通达的乡镇和行政村分别达到99.48%和88.79%,基本形成了以兰州、天水、泾川、武威、张掖、酒泉为中心,联络全省各市县和99%以上乡镇的公路网。

    公路运输总量以较快速度增长,其中客运增速高于货运增速,公路运输在全省各种运输方式中的比重逐年增长,公路运输在甘肃省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表1、表2)。

表1  1990~2000年甘肃省各种运输方式全社会客运量及比重变化

  年份 客运总量  (万人) 不同运输方式客运量(万人)           比重(%)
  铁路 公路 民航 水运 铁路 公路 民航 水运
  1990   8952  860  7818   20  254   9.7  87.3   0.2   2.8
  1992   9253  874  8208   26  145   9.4  88.7   0.3   1.6
  1994   10305  926  9186   36  157   9.0  89.1   0.4   1.5
  1996   10894  841  9872   35  146   7.8  90.6   0.3   1.3
  1998   11881  886  10796  31.35 167.4   7.4  90.9   0.3   1.3
  2000   12987 1095.4  11624  75.68  192   8.4  89.5   0.6   1.5
 
表2  1990~2000年甘肃省各种运输方式全社会货运量及比重变化

  年份 客运总量 (万人) 不同运输方式客运量(万人) 比重(%)
  铁路 公路 民航 水运 铁路 公路 民航 水运
  1990   16635  2386  0.28  20.12  14.3  85.6  0.0   0.1 
  1992   18358  2501  15773  0.3  83.2  13.6  85.9   0.0   0.5
  1994   19956  2571  17350  0.4  34.5  12.9  86.9   0.0   0.2
  1996   20835  2602  18201  0.3  32.3  12.5  87.4   0.0   0.1
  1998   21614  2546  19035  0.39  33  11.8  88.1   0.0   0.1
  2000   22723  2886  19800  1.09  36  12.7  87.1   0.0   0.2

     2000年全省共完成公路客运量1.16亿人(次),旅客周转量70.64亿人km,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3.6%和7.1%;完成公路货运量1.98亿吨,货物周转量109.38亿吨km,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2.4和5.1%。同时,以中长距离为主的公路客货运输发展迅猛,公路运输平均运距不断延长,2000年全省公路客运平均运距60.77km,比上年增加2.0km,增幅3.40%;货运平均运距55.24km,比上年增加1.32km,增幅2.45%。公路客货运力同步增长,截至2000年末,全省营运客车24159辆,是1995年的2.2倍,营运货车70186辆,较1995年增长21%;道路运输基础设施和运政管理基础设施均有明显改善。

   甘肃省公路交通运输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在道路运输发展上思想解放不够,发展意识不强,对深层次的矛盾认识不足,改革创新力度不大;
  (2)运输结构不合理,运输主体竞争实力不强,特别是国有运输企业竞争实力弱、经济效益差;
  (3)市场秩序混乱,缺乏公平竞争的经营环境;
  (4)运输站场建设滞后,运营管理落后
  (5)行业管理薄弱,运政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2.  甘肃省公路运输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甘肃省面积广大、地域狭长,是新疆、西藏等边疆省区与中、东部省区联系的枢纽,交通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在沟通东、中部发达和较发达地区与新疆、青海、西藏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联系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其中公路交通运输更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甘肃省地处西北内陆,土地面积45.4万km2,版图形如哑铃,境内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交通运输以公路和铁路为主。目前,省内已有陇海、包兰、兰新、兰青、宝中等铁路干线通过,到2000年全省铁路通车里程为1965.8km,铁路运输能力有较大提高,但是路网密度低,仅为4.3km/千km2,且分布不均衡,庆阳、甘南、临夏三地州至今尚无铁路,陇南地区也仅有个别乡镇有铁路通过,有50个县市没有铁路,占到全省县市区总数的57.5%。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快捷方便,截至2000年底,全省公路里程已达39344km,路网密度达到8.66km/百km2,公路可通达的乡镇和行政村分别到99.48%和88.79%;2000年公路交通运输承担了全省89.5%的客运量和87.14%的货运量。

    由此可见,公路交通运输在甘肃省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建设智能化、信息化的甘肃省公路运输信息网络,提高公路运输信息服务能力,不仅直接关系到甘肃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与新疆、青海、西藏、宁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有着密切的联系。

3.  甘肃省公路运输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甘肃省公路运输信息化建设,旨在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移动通讯(GSM)、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核心技术,建立基于Internet环境的省级公路运输信息网络,在构建甘肃省交通运输基础地理数据库、客运信息数据库、货运信息数据库、车辆信息数据库、运输服务企业数据库、车辆维修企业数据库、装卸搬运企业数据库、仓储信息数据库、公路运输管理数据库和构建基于GSM基站/汽车行使状态记录仪的车辆GPS跟踪系统、基于GIS空间分析模型的公路运输网络优化分析及决策支持服务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以兰州为中心节点,各地、市、县运输管理机构及大中型客运、货运、运输服务、车辆维修、装卸搬运和仓储企业为不同等级节点的公路运输信息网络,实现客运、货运、运输服务、车辆维修、装卸搬运等五大运输市场信息实时搜集、处理和发布,实现道路运输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提高公路运输管理的透明度,面向运输管理机构、道路运输企业和需要获得公路交通运输信息的机关、企业和个人及时提供可靠的公路交通运输信息服务和网上预售等电子商务服务,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形成和发展,建成集公路运输市场、公路运输管理和办公自动化于一身,人、车、货、路为一体的现代化公路交通运输信息管理服务体系。

    3.1  基于Internet的公路运输信息网络

    建设以兰州为中心节点,各地、市、县运输管理机构及大中型客运、货运、运输服务、车辆维修、装卸搬运和仓储企业为不同等级节点的公路运输信息网络,其核心任务是建设甘肃省公路交通运输信息中心基础设施和开发甘肃省公路交通运输信息网。

    3.2  基于Internet的分布式公路运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和办公自动化技术支持下,开发面向公路运管部门的甘肃省公路运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运输业户及车辆管理、公路客运管理、公路货运管理、汽车维修业管理、搬运装卸业管理、运输服务业管理、公路交通运输法律法规管理、公路票证管理、车辆征费管理、简易车辆管理、汽车驾校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办公自动化。

    3.3   基于GSM/行驶状态记录仪的车辆GPS跟踪系统

   在建设车辆GPS跟踪系统GSM基站的基础上,构建基于GSM的能覆盖甘肃全境国道、省道和主要县级公路的GPS车辆跟踪系统,针对客运车辆和危货运输车辆安装行驶状态记录仪实现车辆GPS跟踪系统与公路交通运输信息网络的信息交换。

    3.3  基于GIS的公路运输管理决策支持服务系统

    在数据库技术、GIS空间模型分析技术支持下,应用交通运输管理理论和数学建模理论,开发面向决策层的甘肃省公路交通运输管理决策支持服务系统,为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业决策部门提供高质量、高层次道路交通运输信息服务。

    3.4  基于Internet的公路运输信息服务系统

    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WebGIS技术、通讯技术、条码识别技术、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的支持下,开发基于Internet的甘肃省公路交通运输信息服务系统。该系统在甘肃省公路交通运输信息网络环境中运行,实现公路客运异地联网售票、公路货运远程电子结算、公路货运需求采集和信息发布、道路运输服务信息发布、Internet网上信息查询和自动语音查询等服务功能。

4. 结论

    甘肃公路运输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道路交通运输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尽快实现道路运输管理理念和手段的现代化,适应公路交通运输管理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需要,适应高等级公路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促进道路运输结构的调整,增强欠发达地区道路运输企业的竞争能力,为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时提供可靠的高质量的公路交通运输信息保障。

    综上所述,甘肃公路运输信息化建设,将促进甘肃各级政府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步伐;将有力地推动公路运输管理和信息服务的现代化,提高公路运输管理水平和效率;将强化运输企业及其相关延伸企业的信息搜集、处理、分析和发布能力,提高运输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将根本改善甘肃公路运输信息基础设施,形成与其战略地位相适应的公路运输信息环境,有力支持相邻省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甘肃省公路运输管理局 甘肃省2000年度道路运输统计资料汇编  2001
 (2) 甘肃省测绘局 甘肃省地图册  2001

(值班编辑:张叶)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