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市场,国内合资企业大多囿于合资外方在全球的市场战略,被限制整车出口;现在国内的汽车出口基本锁定为自主品牌的轿车及商用车。广交会作为当前出口贸易、树立中国民族品牌新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愈来愈多的民族汽车企业开始在这里敲开国际市场的大门。
包括重汽、东风、北汽福田、江淮、江铃、跃进、中兴、长城、力帆等在内的多家汽车厂商云集今年的广交会,其中很多厂商均展示了主攻海外市场的车型,如 “中兴威虎GRANDTIGER”大皮卡、长城面包车“普锐达”等等。
广交会期间,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举行发布会,推荐了75个出口品牌。涉及汽车类的主要有长城、中国重汽、江淮、江铃、一汽、东风、宇通、厦门金龙、金旅、中通、力帆等。这些获得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推荐的品牌,将被商会推荐给各国际商会、跨国采购商、各驻华使馆商务处等相关单位或部门。
今年的广交会,柴油发动汽车和小排量汽车成为焦点。据报道,像中东以及俄罗斯等地是产油国,油价上涨对国内汽车的出口影响并不大,但有七成来自中南美洲和非洲的客户对柴油汽车方面有需求,比去年增长了10%左右。来自广州海关的统计数字表明,今年一季度广东口岸出口排量在1L~1.5L的小轿车5984辆,占出口总量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不及1%迅速提高到38.3%,成为出口的新生力量。
中国汽车正在以锐不可挡之势进入国际市场。
2005年宇通客车公司拿走了古巴97%以上的客车订单。而宇通公司2005年总共签订了2400多台客车的出口合同,合同总金额达到1.4亿美元,成为中国客车出口第一品牌。
海外畅销的不仅仅是客车。2005年我国的卡车、小轿车、皮卡以及越野车在海外一些市场销量都不错。像重庆江铃去年就出口汽车将近6400台。江铃现在占阿尔及利亚24%的市场。
东风轻型商用车今年首次参加广交会,就受到外商的青睐。会展期间,东风轻卡与外商达成意向性出口突破1000辆。今年,“东风汽车”确立了出口5000辆的目标,截至4月中旬,已实现海外销售近1500辆。
长城今年第一季度已出口汽车8000多辆。
在重型车方面,北方奔驰公司今年签订了1000辆载重汽车出口古巴的合同,单张订单总金额达6500万美元(约5.2亿元人民币)。另外一家出口“明星”是中国重汽,重汽今年一季度已经出口2500台重卡,单台价值3.5万美元左右。重汽今年的目标是出口额3亿美元。重汽的“十一五”规划是,到2010年能有1/3的产品完全面向海外市场。
来自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的统计显示,2005年我国共有1009家企业有汽车出口记录,同比增长43.1%;汽车整车出口17万余辆,比进口整车多1万余辆,首次出现进口数量小于出口数量;汽车产品贸易逆差从2004年的82亿美元减少到2005年的近27亿美元。出口量较多的品牌是长城、解放、宇通、江铃、奇瑞、吉利等;整车出口主要集中在中东、南美、非洲等市场。
但业内专家认为,对于我国汽车出口量不断攀升并不能盲目乐观。因为从汽车出口结构上看,还存在不少问题。根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2005年,我国汽车出口国家非常集中,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占到了65%;而且中国出口的车型大都是价格在5000美元以下的经济型轿车以及轻卡、皮卡等商务车。
一家合资企业的人士说,欧美企业以往在海外市场的优势正渐渐被新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所蚕食、渗透、取代。但是要在欧美的本土汽车市场上见到中国产品还需要一个过程。价格不是唯一因素,欧洲市场更重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品质。比如它们已经在开始实行欧Ⅳ排放,但国内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才开始实行欧Ⅲ,这是一个较大的差距。欧洲较高的排放标准首先就把中国产品拒之门外。
中国企业也在悄然改变出口策略,坚持创新的宇通就正在改走中高端市场路线。它们强调要把“中国制造”的价格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强化产品品质和售后服务,并提出要将当地需求和产品技术研发有机结合,力争走出一条“从整车输出,到散件输出,到技术输出,最终到品牌输出”的出口之路。目前,宇通客车公司已经投资了近2000万元,在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办事机构、备件库和维修中心,准备通过售后服务和市场考察,研究当地需求并开发产品。
另一方面,陆风“碰撞门”事件的“余伤”虽还在,欧洲市场现在已经对中国汽车出台了更严格的标准,但我们的企业学会了乐观对待。
江铃陆风销售公司相关人士说,已经过去的事件到现在看来对江铃的影响是利大于弊,不仅让更多的人知道并关注陆风,而且陆风现在已通过欧洲相关机构的产品检测认证,反过来又促进了品牌推广。现在陆风的欧洲市场之路不仅没有停滞,相反江铃在做更多实际工作,以尽快消除负面影响。在挫折面前,中国企业已经有了克服难题的韧劲。
据悉,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就如何增强汽车企业出口信贷和保险进行调研,为研发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提供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