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动态信息 >> 新闻正文
大中型客车市场增长8-12%
文章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日期: 2006年4月22日
分享按钮

    ●根据汽协统计数据,2006年前两个月客车市场累计销售大中轻型各类客车3.3万辆,同比增长5%。客车行业销售的季节性很强,预计3、4月份将迎来今年客车销售的第一个高峰期;
 
  ●客车行业的竞争格局尚未改变,但“三龙一通”四家龙头企业“强者恒强”的趋势基本确立,06年有望站稳行业前四名并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其余60多家企业将会为55%的市场份额展开激烈竞争,众多二线企业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行业内部的洗牌过程仍将延续;

  ●尽管火车提速对公路客运存在一定的冲击,我们仍然认为公路客运的主导地位无法动摇,每年三次长假的客流高峰为客运企业带来的商机,是保证大中型客车销量的坚实基础;

  ●随着08年奥运会的临近,全国各大一线城市对10米以上大型公交客车的需求将集中释放,但公交客车“增量不增利”的问题始终困扰客车厂家,我们认为这一现状短期内难以改变,只有少数走中、高端公交产品路线的企业才能够获得较丰厚的利润;

  ●国内部分客车生产厂家已拥有自主开发能力,与国际高档客车之间技术差异的逐渐缩小和人工成本上的优势使得中国客车形成初步的国际竞争实力,海外市场有望成为客车行业新的增长点;

  ●我们认为2006年客车行业在村村通、公交和出口三个细分市场需求将稳定增长,公路客运市场的需求保持平稳,大型客车销量有望继续保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速,中型客车销量可能小幅下跌,维持对大中型客车市场8-12%增长的判断;

  ●我们认为只有达到规模经济的企业才具有向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从而获得成本上的竞争优势;形成生产规模的企业才能不断提高其客车产品的市场保有量,并通过保有量的上升获得品牌效应、最终达到增加市场份额的目的,客车行业投资应重点选择拥有规模和品牌效应的龙头企业。

  选择股票的策略

  关注企业的规模和品牌效应

  ●客车的构造与电脑类似,客车底盘就是电脑主板,发动机好比CPU,客车生产厂家按照客户的要求来配置几大总成,厂家的匹配技术尽管很关键,但对乘客来说只有外观上的差异,所以客车用户更关注的是在产品价格与营运中维修费用的均衡比较。全国70多家大中型客车生产企业造成这一行业的恶性竞争,产品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

  ●因此我们认为只有达到规模经济的企业才具有向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从而获得成本上的竞争优势;形成生产规模的企业才能不断提高其客车产品的市场保有量,并通过保有量的上升获得品牌效应,最终达到增加市场份额的目的。

  行业内重点公司简析

  安凯客车:持有

  ●公司2005年主营收入1,055百万元,同比增长15.2%;我们预计公司2006年的主营收入为1,322百万元,增长率为25.4%。公司销售收入的增加将主要来自于座位客车和公交客车两个细分市场的拉动。

  ●2006年由于公司联合采购的范围继续扩大、客车用钢材板材的均价在有望下降10%等原因,我们认为2006年公司中高档座位客车的毛利率仍有望上升约1.5个百分点,预计2006年综合毛利率为13.49%。

  ●公司05年三项费用较04年增加31.5百万元,主要由于子公司重庆安凯亏损造成,预计重庆安凯亏损局面有望在06年下半年至07年上半年之间得到改善,因此2006年公司三项费用占比有望控制在11%以内。

  ●江汽集团对安凯的整合效果已初步显现,未来在资源平台方面的进一步整合有利于提高公司成本和费用方面的控制能力,公司的盈利水平将不断提升。

  ●公司2005年实现净利润15.6百万元,同比增长54.2%。预计2006年净利润为31.1百万元,EPS为0.141元,目前股价已反映出基本面和股改含权的信息,给予持有评级。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