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市场分析 >> 新闻正文
发展农村客车大有作为
文章来源: 中国交通报 席秀梅 发布日期: 2006年3月16日
分享按钮

    与两年前相比,今年在北京参加“两会”的周文昌显得轻松了许多。两年前,周文昌提交的关于农村公交和农村客车问题的议案,如今已变成了河南少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少林汽车)正在实施的项目,并且今年准备将试点推广开去。这是基于少林汽车在农村客车方面所取得的实战业绩。

    “试水”农村客运市场

    2004年3月,在全国人大上,周文昌说,“我们把‘农村公交车’纳入发展规划,不仅是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非常注重企业的社会效益。”专家认为,少林汽车对农村客车的开发起步很早、立意也很高。

    从去年年初开始,少林汽车开始在河南荥阳市的一个乡镇试点农村客运。按理说客运本应由客运公司来运营,但当时很少有人愿意冒风险去涉足这个陌生的市场,少林汽车虽是制造汽车的企业,可国家大力实施的“村村通”工程给了他们极大的信心。就这样,少林汽车开着自己制造的客车迈开了涉足农村客运的步伐。周文昌说,村里通了客车以后,对老百姓非常有利,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企业也摸索出了一些有关未来发展的经验。据介绍,截至目前,少林汽车在这一地区已经投放了45辆客车,覆盖该地区10个乡镇。 “今年少林客车在全国农村市场的投放计划为3000辆。”周文昌告诉记者。有专家认为,农村客车市场是客车行业的最后一块“处女地”,因此,随着国家政策对农村的倾斜,各客车企业对农村市场的争夺将更加激烈。

    “农村客车是少有利润或微利。”周文昌说。那为什么还要花大力气去争取它呢?市场份额,显然是对包括少林汽车在内的众多客车企业最具诱惑力的。而已经有20多年历史、在中型客车领域已经形成自己特色的少林汽车,可以说恰好对接了目前农村市场的需求,在业内一直名列前茅。在中型客车市场“底气”十足 少林汽车的主营项目是大、中型客车,主要用于长途和城际客运,开发农村客车不但丰富了少林汽车的产品,而且对于解决农民出行难的问题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农村客车有鲜明的特征和要求,比如底盘要高,骨架要坚固,减震性能要好,客车要耐用,价格要低。”周文昌说,因为农村道路条件比较差,这些要求一点不能马虎。

    作为“中国名牌产品”的少林汽车在中型客车市场的实力有目共睹:2004年,少林汽车在全行业6至7米系列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9.48%,排名第一;2004年和2005年少林汽车产品产销量连续两年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名前5位。

    这背后的“底气”是什么?据介绍,少林汽车除了在全国各地拥有100多家售后服务站,配套厂商也都被要求与少林汽车签订合同:只要用户的客车出了问题,配套厂服务站和少林汽车服务站保证信息畅通。如此一来,用户客车出了问题,生产厂和配套企业互相推诿的现象就少了许多,由此,少林汽车也聚拢了一批忠实客户。 2005年,少林汽车除了继续在长三角、珠三角搏杀鏖战外,在东北三省销量上升了50%。此外,在内蒙古、河北、新疆等各大客车企业竞争相对薄弱的地区,少林中型客车占据了当地大部分市场份额。 “一体化”水涨船高 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提出,使农村客运在争取同等待遇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尽管当前因为地方和区域利益的不平衡,推行一体化的障碍仍然不少,但是总的方向已经确立,这就要求客车企业要拿出适合的、甚至超前的产品,以满足正在飞速发展的市场需求。

    从两年前周文昌提交关于农村客车的议案,到今天少林汽车发力农村客车市场,少林汽车的发展轨迹很清晰地验证了每一次的进步都与其恰如其分地把握机遇有关。“农村市场也在快速变化,如果不及时提升产品档次,创新技术,同样是要被农村市场淘汰的。”周文昌说,“价格低并不意味着质量次,少林中型客车具有骨架坚固、造型美观、涂装优良、整配精益、性价比高等一些品质。” 对于少林汽车来说,得到来自市场的第一手信息已经成为企业的制度。一方面,技术部门每个月都要派人到市场上去,了解现有产品存在的问题和客户的需求,比较不同产品的区别和优劣;另一方面,营销公司专设市场部,市场部员工每月要安排固定时间,带着调查表,从事市场调研工作,并要求根据掌握的信息写出调查报告。新产品出来以后,首先要经过跑市场的业务人员进行内部评议。据介绍,在紧跟市场的基础上,少林汽车新产品的成功率基本保持在90%左右,大大节约了产品的开发成本。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