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市场分析 >> 新闻正文
汽车电子业:标准与研发并重
文章来源: 中国电子报责任编辑:马驰 作者:李映 发布日期: 2005年8月31日
分享按钮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有着巨大市场需求的汽车电子市场同样也需要作于“细”,在长春召开的“2005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围绕着做“细”的必由之路,加强政府引导、加快标准制定、加大自主开发力度的“三加”成为共识。

  加强引导与标准制定势在必行

  如今在数字电视、3G等领域都已呈现出标准的白热化竞争,但在汽车电子领域,国内还需“补课”。业界的共识是政府需要积极参与,在标准的统一、产业政策环境等方面发挥引导及协调作用。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启动汽车电子产业化专项计划,并对列入计划的项目给予资金支持;信息产业部正在组织制定鼓励和引导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并从2004年起将汽车电子专项列入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资助范围。政府一系列的建章立矩,将为国内汽车电子业的发展扫清障碍。

  在此次会议上,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闻库司长介绍了由信息产业部和科技部共同启动的“国家汽车计算平台工程”的情况。他指出,国家汽车计算平台在我国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下一步将进一步落实“国家计算平台”实施方案。

  “目前我国汽车与电子业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国家与企业自主品牌汽车的愿望日益强烈,而创新环境与条件基本具备。”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副司长肖华表示。他同时指出,汽车电子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是政府引导不够,缺乏总体规划,国家意志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体现不充分,各地低水平重复建设,缺乏有效的管理;二是官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三是技术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四是国内企业面临竞争压力日益增大;五是配套难度大;六是信息产业与汽车产业融合不够;七是既懂汽车又懂电子的复合型人才匮乏。显然,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痼疾”不是一蹴而就的。肖华提出,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动手术”:一是加强规划,明确发展战略;二是制定政策、法规与标准来推进;三是突出重点,抓住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关键;四是加快人才培养,建立科研基地;五是集中资金支持关键技术研究和重点产品产业化;六是促进国际合作,建设产业体系。

  与国外相比,目前国内汽车电子标准化工作相对于电子技术的应用程度和水平已明显滞后。如何缩小差距,加快汽车电子标准化工作的进程,促进国内汽车电子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整个汽车行业需要面对的紧迫任务。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连小珉教授指出,汽车计算平台应该是网络化的并行计算平台,而汽车并行计算平台的推广依赖于标准。并且,在汽车智能总成标准中的接口标准、信息交互标准、控制器标准方面,在车用中央计算机标准、整车网络标准方面都需要国家加大力度去制定和推广,需要新的思路去开拓。毕竟标准问题涉及今后厂商的研发重点和产业化进程,加快标准制定工作可谓刻不容缓。

  我国一些整车厂也意识到标准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一汽集团汽车技术中心主任李骏指出,从国外著名公司汽车电子技术战略模式上可以看出,未来整车重点集中在标定、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上,而汽车零部件企业则侧重硬件开发、执行器、传感器等,因而建立汽车电子标准和认证十分重要。一汽也将在整车网络标准规范、汽车电子零部件标准规范领域加强标准规范制定工作。

  这表明对标准的重视成为业界共识,这也需要相关各方齐心协力助推中国标准之花“绽放”。

  从核心入手 自主开发整车先导

  汽车电子市场已成为汽车电子厂商、IT厂商、家电厂商下一个掘金宝地。业界有说法是国内汽车电子厂商可从技术含量低、成本优势明显的低端汽车电子产品切入汽车电子市场,但从长远来看,如果国内汽车电子业要真正提升到汽车业发展水平相当的水准,从核心入手应该是“别无选择的选择”。

  李骏指出,在汽车整个系统中,动力总成技术最关键,只有掌握动力总成技术,才能延伸到底盘、车身系统,特别是CAN、LIN等车载网络总线标准的出现,更使动力总成成为技术核心。如果在这方面没有突破和进展,那么其他也只能是蜻蜓点水,对改变我国汽车电子产业整体现状乏力。飞思卡尔汽车电子业务经理康晓敦也表示了相同的看法:虽然动力总成技术很难,但必须要切入,这是真正实现国内汽车电子产业腾飞的必由之路。

  我国汽车电子厂商最大的难题就是难以进入汽车整车配套体系,这有很多深层次的、积重难返的原因,如合资汽车生产企业让中方的话语权放低、我国汽车电子技术发展落后等。上海汽车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张振华指出,提升自主开发整体实力需要建立公用的汽车开发平台,一是数据库,二是技术,三是适应不同车型的平台转变为可共同使用的平台,这也要求汽车厂商一定要有自主开发的权利,整车企业应发挥龙头作用。

  国内汽车电子业要从整体上提高自主开发能力,李骏指出需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组成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以科研院所为专业平台的汽车电子研发体系;二是重点突破应用软件、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工具、标准规范等关键技术,从而形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电子软件平台;三是与国内芯片、硬件、传感器、执行器厂商相结合,最终形成我国自主的汽车电子产业体系。

  从整体而言,虽然国家很重视整车厂自主开发能力的提升,一些整车厂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产业化及成果转化力度不够,大多数成果不能市场化就束之高阁。并且有些厂商只是摆“空城计”应付,而不是切实倾力自主开发。如何真正提升整车厂商开发实力,关系到我国汽车电子产业未来的扩张力,这方面我们仍需苦练内功。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