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动态信息 >> 新闻正文
我国第一部规范汽车流通全过程的行业政策出台
文章来源: 上海证券报 发布日期: 2005年8月16日
分享按钮

    近日,商务部出台了我国汽车业贸易领域纲领性文件《汽车贸易政策》(以下简称《政策》),涉及了当前我国汽车流通领域中的几乎所有大的问题,从鼓励二手车流通,到规范配件流通、实施强制报废制度、规范汽车出口,其主旨都在对汽车流通市场开创规范的使用环境,促进汽车消费的进一步增长。
    尽管众多行业研究员对此政策反响比较平静,甚至有研究员表示,尽管国家的目的是想修一堵围墙,但是口子却开得很大,围墙的效果并不能体现出来,但是他们也承认,《政策》的出台弥补了一个空白--它是我国第一部对汽车从制造商出厂到报废处理的流通全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的行业政策,是汽车贸易领域的纲领性文件,是对2004年5月份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有力补充。
    鼓励二手车流通
    《政策》指出,国家鼓励二手车流通。建立竞争机制,拓展流通渠道,支持有条件的汽车品牌经销商等经营主体经营二手车,以及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开展连锁经营。积极创造条件,简化二手车交易、转移登记手续,提高车辆合法性与安全性的查询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统一规范交易发票;加快二手车市场的培育和建设,引导二手车交易市场转变观念,强化市场管理,拓展市场服务功能。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北京汽车工业发展研究所首席分析师贾新光教授表示,这些措施都将极大地刺激国内二手车市场。他说,一旦二手车交易活跃起来,不仅会带动相关鉴定、评估行业的发展,还将刺激新车的销售,带动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汽车贸易政策》中具体规划了二手车的流通发展思路,为《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铺平道路。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研究员王智慧表示,在发达国家,二手车流通市场非常发达,二手车交易量都是新车销售量的2倍以上,而我国二手车市场规模非常小,只有新车交易量的1/4至1/3。我国目前汽车拥有率很低,二手车市场发展的滞后严重地拖累新车消费的积极性,因此,规范二手车流通市场不仅有效促进二手车流通,而且解除了新车消费的后顾之忧,有利于促进新车消费。
    形成健康流通市场
    《政策》在配件流通、报废回收、对外贸易等方面都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要求,以改善汽车使用环境,促进汽车消费。
    《政策》提出国家鼓励汽车配件流通采取特许、连锁经营的方式向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支持配件流通企业进行整合,实现结构升级,提高规模效应及服务水平。王智慧称,汽车配件更换是汽车使用过程中重要环节,规范汽车配件流通,有利于改善汽车使用环境,促进汽车消费。
    《政策》指出国家实施汽车强制报废制度,报废汽车所有人应当将报废汽车及时交售给具有合法资格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王智慧表示,实施强制汽车报废制度并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业务单位进行准入管理,有助于清除道路上的交通隐患,防止废旧零部件被重新回流到零部件市场,从而形成一个健康有序的汽车流通市场。
    在规范汽车进口管理的同时,《政策》支持培育和发展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引导有条件的汽车供应商和经销商采取多种方式在国外建立合资、合作、独资销售及服务网络,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大开拓国际市场的力度。《政策》提出的鼓励出口,将有助于促使我国汽车工业抓住经济全球化分工的大好时机,凭借自身的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大显身手。

《汽车贸易政策》(全文)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