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调查
12月4日午后,记者离开石家庄,坐车前往70公里外的元氏。
数天前,有人向记者反映,河北元氏、赞皇、晋川、高邑、蒿城等地跑客运的车主,纷纷从河北长鹿客车厂和安徽迎客松客车厂购买欧Ⅰ排放的客车,并按照欧Ⅱ排放的客车上了牌照。
抱着耳听是虚、眼见为实的想法,记者来到了离石家庄最近的元氏。在一片开阔的空场上,稀稀落落停着5辆随时准备出发的崭新6米客车。据司机介绍,这一站点的客运车共有8辆,全部是6月份左右从河北长鹿客车厂购买的。
记者随便登上了一辆车,在车内见到河北长鹿客车厂的标牌显示:出厂日期2005年3月8日,车辆型号HB6606E,总质量4480kg。记者特地查阅了国家发改委《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河北长鹿客车厂的HB6606E客车赫然列在4月22日发布的第94批《公告》中。
去年9月2日国家环保总局发出的“环函[2004]300号”文件规定,2005年1月1日起,最大总质量大于3.5吨的所有车辆都要满足相当于欧Ⅱ标准的排放限值要求,不达标的汽车产品不允许上市销售。国家发改委也对相关产品上《公告》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如此,2005年3月8日出厂的HB6606E客车应该是满足欧Ⅱ排放标准的客车。但当与记者同行的人打开位于驾驶座旁的发动机盖时,却惊讶地发现,这款车使用的柴油发动机没有涡轮增压器和中冷器。“在这种情况下,它只能满足欧Ⅰ排放标准。”同行人肯定地对记者说。
更为奇怪的是,该车发动机标牌显示的型号却是欧Ⅱ排放的发动机。
偷梁换柱?
为了证实同行人的说法,记者上网查询了相关资料,得到的结果是:这一型号发动机采用增压中冷技术,可满足欧Ⅱ排放要求。
既然如此,发动机上为什么没有涡轮增压器和中冷器等装置?车主和司机当然不会回答记者的提问,但一个关键问题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批车的价格每辆仅6万多元。根据记者从几家客车企业了解到的情况,目前国内满足欧Ⅱ排放标准的6米客车起码要价7万多元,但如果是欧Ⅰ排放的6米客车,这个价则差不多。
那么,这就存在一个偷梁换柱的假设:在车辆使用性能差不多的前提下,满足欧Ⅰ标准和欧Ⅱ标准的1万元左右差价,对售价不到10万元的客车来讲,应该是相当可观的。于是,为了双方生意成交,有人用欧Ⅰ排放的发动机打上与《公告》中HB6606E客车相符的发动机标牌,以便在交管所上牌照。
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严重的违规行为。那么,是不是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用户在购车后,自行拆卸了涡轮增压器和中冷器等装置?记者就此请教了吉林大学发动机专家袁兆成教授。袁教授说:“柴油发动机加装涡轮增压器和中冷器后,结构上较之以前要发生一些变化。也就是说,欧Ⅱ排放的发动机拆卸了涡轮增压器和中冷器等装置后,结构与欧Ⅰ排放的发动机还是有所区别的。从使用角度说,用户拆卸这些装置没任何好处。因为,欧Ⅱ排放的车比欧Ⅰ排放的车燃烧更好、更省油。”
电话调查
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12月6日,记者以购车者的身份,分别给河北长鹿客车厂和安徽迎客松客车厂销售部打电话,谎称要购买6米低价客车,在太原附近的郊县投资客运。如出一辙的是,接电话的人都给了当地卖车人的手机号码,让记者直接联系。
记者当即拨通了河北长鹿客车厂给的手机号,一位姓郝的先生在电话的另一端说:“你要的6万多元的车以前是卖过,但底盘上有问题,最好是买7.1万元的车。如果非要6万多元的车,最好见面谈。”在整个通话过程中,不论记者怎样反复追问,此公都绝口不接有关发动机的话茬。
随后,记者给安徽迎客松客车厂介绍的高先生打了手机。接到电话后,高先生当即表示:“你要的6万多元的车没有问题,上牌也没问题。”第二天,他特地回了个电话,问装498发动机的客车行不行。得到此答复,记者上网再一次进行查询,通过检索发现,498发动机为欧Ⅰ排放机型。
政府的说法
事情到此,本该进行下去给个结论。但定性的问题,应该由政府管理部门出面。为此,记者拨通了当地交管所的电话,希望听到解决的声音。然而,接电话的人非常干脆地说:“交管所只看手续,只要车的型号与《公告》相符,发动机车架号能对上就符合要求。”
排放的事儿应该归环保部门管。那么,河北环保局是否会给个说法?记者拨通了河北环保局的举报电话,接电话的人非常不耐烦地说:“这个事归交管局管,我们不管车的事。”随即挂断了电话。
地方部门不管此事,记者只能找国家环保总局大气污染控制司反映情况。负责此事的汪先生听完记者的陈述后承认,由于我国的环保系统刚刚建立,体制也在不断完善,所以地方对车辆的污染监控还存在缺陷。“但欧Ⅰ排放的车肯定不能销售。”他对记者说,“你把相关材料递到中国机动车污染监控中心,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我们将对企业的车辆进行生产一致性抽查,一经查出问题将严肃处理。”
发改委主管《公告》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对记者也表示,如果查出确有此事,将从《公告》中取消该产品的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