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动态信息 >> 新闻正文
国内第二代轻型客车产品展现出三大优势
文章来源: 新华社 发布日期: 2005年12月14日
分享按钮

    2005年,我国轻型客车市场两极分化越发明显,一方面是低端轻型客车市场竞争已成饱和,价格战导致普遍利润下滑;另一方面,随着旅游客运、城市物流及一些特殊行业用车等市场的扩大,高中端轻型客车行情日益看涨。其中,2004年开始投放市场的南京依维柯"都灵V" 轻型商务客车的销售呈现出强劲势头。种种迹象表明,以依维柯为代表的第二代轻型客车正在引领中国轻型客车车型发展的新趋势,品质革命成为其核心标志。

  --动力系统国际化

  发动机的国际同步、多重安全的标准、轿车化的操控系统等特征已经成为第二代轻型客车三大趋势特点。

  在传统轻型客车时代,由于厂商囿于资金不足,绝大多数品牌沿用于国际上已经淘汰的没有中冷器的普通涡轮增压发动机,如日本80年代的五十铃轻卡发动机。这种发动机不但动力仅为91-108马力,同时在排放标准上只达到欧I标准,直接造成了动力缺陷和排放不达标。虽然在升级换代过程中,部分轻型客车采用了嫁接中冷器的技术,勉强达到所谓的准欧II标准,但其稳定性和匹配性仍难以保障。这种先天不足带来的后果是,长时间制约我国轻型客车全面开拓城市市场和高端用户。

  南京依维柯2004年率先将国际高端轻型客车通行的涡轮增压中冷发动机/共轨发动机引入都灵V整车设计中,从而实现了国内轻型客车动力系统与欧美同步配比。与传统的发动机相比,这种新一代的发动机优势更为明显:不但拥有118-125马力的动力保障,同时更以节省30%燃油消耗,减少25%二氧化碳排放等性能,达到欧II、欧Ⅲ标准,符合任何地区(尤其是发达城市)对排放量的要求。这一革命性转变使得新一代轻型客车顺应了环保节能这一汽车行业整体发展趋势,也使得第二代轻型客车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了质的提升,因此是否具备国际同步的发动机技术成为定位第二代轻型客车的首选标准。

  --多重安全标准化

  由于轻型客车首要承担的是通勤、客运等人员运输任务,安全性能必须得到保障。然而,由于国内发动机动力有限和制造技术水平的落后,部分轻型客车往往只能配置平头,单层钢板或铁皮外壳,去掉承重大梁等等,难以达到高端用户对轻型客车安全性能的要求。从目前国际通行的多重安全标准来看,第二代轻型客车出现了同步配比的趋势。国际最为先进的四轮盘式+ABS刹车制动系统在第二代轻型客车产品中率先应用。

  --驾乘的轿车化

  由于目标客户和业务类型的不同,许多高端轻型客车用户群大多并不需要产品"多拉快跑",除了安全保障之外,他们还极为看重整车透露出的品味高低,以及是否能提供完美的驾乘体验。为高端用户提供"人性化设计、个性化考虑、时尚化外观",是第二代轻型客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第二代轻型客车中,变化最明显的一点是驾乘的轿车化,轻型客车厂商开始将原来应用在现代轿车中人性化操作系统和更具品位的内饰设计技术引入其中,例如,时尚外观、晶钻大灯、宽体车身、轿车式的整体悬架系统、游戏棒式变速操纵系统、冷暖共用的空调风口……然而,为了符合这一潮流,唯有与世界先进的设计技术接轨,投入足够的资金与时间,采用整体匹配的技术与工艺才能得以实现。

  与低端轻型客车品牌连连价格战、数量战,造成轻型客车行业整体形象低端化不同,以都灵V系列为代表的第二轻型客车正在以"动力系统的国际化、安全的标准化、外观的现代化、驾乘的轿车化"引领第二代轻型客车的发展方向,逐步改变消费者对轻型客车的认识。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