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生产高档豪华客车的主要厂家有:金华尼奥普兰、安徽安凯、西安西沃、郑州宇通、桂林大宇、广州五十铃等。豪华客车销量最大的目前是金华尼奥普兰,其次是安徽安凯、第三是西安西沃。
自2003年来,100万以上的高端客车市场不但没有明显的增长,反而与人们的意料背道而驰,正在逐渐减少。2004年前8月比2003年减少5辆,降低了0.6%,2005年1-8月份比2004年减少42辆,降低了5%,降低的幅度在加大。
豪华客车市场目前表现出以下明显特征:1.在高端客车市场中,价格在100万元-150万元之间的产品目前尚有增长的趋势,但增长的幅度也很有限。2.在高端客车市场中,价格在150万元-200万元之间的产品销量目前呈下降趋势,且下降的趋势明显,下降的幅度也比较大。3.在高端客车市场中,价格在200万元以上的产品虽有上涨趋势,但上涨的幅度可能比100万元-150万元的产品还要小。且此区间的产品市场容量本来就不大,因此进入该细分市场的厂家可能比较少。
随着中国高速公路的增加,高档客车并没有出现预期的高速增长,几年间高档客车市场基本保持在2000台左右,而150万元以上客车市场只有约500台的市场需求。
从2000年起,这一市场就已经成为中国客车市场中竞争最激烈一个价格区间。
由于对中国高档客车市场前景的乐观估计,2000年前后,国外几家著名的商用车品牌纷纷通过合资合作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凯斯鲍尔的S215、S315,奔驰的O350、西沃的B10M、五十铃的SHD等国际顶级客车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近年来宇通客车与曼公司合资,生产出“莱茵之星”,曼产品的国产化也日益加快,北汽福田欧曼客车的推出,使得本来竞争激烈的中国高档客车市场竞争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除了竞争者的增加之外,价格在100万以上的高端客运市场目前也存在诸多困难。1.营运线路投资成本增加,一条黄金线路的投资费用甚至比车辆的投资成本高出几倍,投资增长期已过;2.超长距离的线路效益下滑明显,出行方式多元化,铁路提速、民航降价、油料上涨,使营运成本增加,投资者改变投资策略;3.国家法规规定缩短了营运车辆的报废期限,从而降低了营运车辆特别是高档客车的使用寿命,使用成本增加,客户的回报率降低;4.员工工资的逐渐上涨,使得人工成本增加,客运公司的赢利能力下降。这些来自客运市场的消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对豪华客车市场起到了抑制作用。
目前,国内客车用户的议价能力加强也给豪华客车生产企业带来了被动,高价格逐渐不被市场接受。客户面对各种品牌的诱惑,已经变得非常理性。一方是相对过剩的产品,另一方面是需求不旺的市场,客户的议价能力得到空前加强,客户总是希望通过产品竞争,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客户方强势的议价能力极大的压缩了整车企业的利润空间,价格竞争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使得高档客车的竞争力变弱。
豪华客车销售目前还受到国家宏观政策、上下游产业、国际欧元上涨的影响。由于提高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减少了流通领域的资金量,因此,贷款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而信贷紧缩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客车用户的购车需求,这种影响对高档客车更加明显。
由于客车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极易受到关联产业的影响。目前高档客车产业主要受到来自上下产业的双重压力:一方面,上游产业如钢铁、化工等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客车生产成本提高;另一方面下游客运业竞争激烈,利润下降,客观上要求客车价格下调。
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客车整体利润水平不佳,高档客车受到的影响更加严重,此外国际欧元上涨,进口件价格上升,成本加大,无形中给国内高端客车的销售也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