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随市政协到市交通局调研时获悉,市交通局近期制订完成《深圳市常规公交线网近期规划(2005-2007)》(下称《规划》),即将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该《规划》提出,将在2008年前,以地铁为公共交通骨干,完成对全市公共大巴、中巴线路和站点的调整,使特区内外公交一体化,使公共交通成为市民出行首选。市政协副主席周长瑚参加了调研。
与地铁接驳好大小巴客流见涨
深圳地铁上月底开通后,市交通局对深南大道等道路上的公交车客流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与地铁平行竞争的公交线路客流大幅下降了30%~40%;而与地铁形成良好接驳的线路客流则呈现10%~20%左右的增长。路面监测显示,地铁对深南大道等部分路段的交通舒缓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对于罗湖东部、盐田区、福田西部及南山区覆盖力不足。在特区外,则更缺乏公交衔接。
建立三大交通枢纽
为此,《规划》提出,要在2008年前对全市公交网络进行大调整。主要思路就是发挥地铁的骨干作用,提升公交系统的整体竞争力,建立与地铁相呼应的、特区内外一体化的公交网络。
据介绍,该调整完成后,深圳西部和西北部的宝安、南山的公交线路主要在世界之窗与地铁接驳;北部、中部的公交在会展中心接驳;东部龙岗、盐田的公交则在老街站实现主要接驳。
地铁口200米内都有公交站
《规划》决定,在地铁一期工程沿线新建11个公交接驳场站,同时对现有的站点进行迁移。站点改造后,将实现50%以上地铁站的公交换乘距离在50米以内,所有地铁出入口200米范围内都有公交站点,实现“一次换乘即可到达”的公交概念。
新建的公交站点包括:罗湖站、购物公园站、华强北站、世界之窗站、科技馆站、老街站、会展中心站、竹子林站、国贸站、少年宫站、香蜜湖站。其中,罗湖站和购物公园站已经于上月底和地铁同步投入使用,华强北站和世界之窗站正在施工,今年3月完成。其他站点也正在准备建设或规划中。
部分公交站点与地铁站台贯通
昨天,记者随市政协委员视察时,下到了正在建设中的世界之窗公交站。该站建在地下,与地铁处于同一水平线,公交站台和地铁站台是贯通一体的。从深南大道往东的公交车将直接开进地下站台,乘客下车后,只需顺着站台走50米就直接到达地铁列车的车厢门口。据介绍,该站点将争取在今年“五一”前投入使用。而老街站等站点的建设也将采取这种设计。
深南大道东西向公交车将减少一半
据悉,在公交站点调整的同时,全市常规公交线网也将进行调整。与地铁形成竞争的常规公交线路从46条减到17条,减少65%。接驳线路总量则明显扩大,从目前的35条扩大到108条。深南大道东西向的公交车将减少一半,特区内南北向线路则增加24条。
通过公交车与地铁充分接驳,特区内建筑面积在10万平米以上,居住人口稠密的100多个社区,地铁一期将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