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市场分析 >> 新闻正文
顾雏军坦言“中国客车业当务之急是提高设计能力”
文章来源: 中国交通报 周明 发布日期: 2004年12月5日
分享按钮

    在国内家电行业呼风唤雨的格林柯尔国际集团公司董事长顾雏军在去年重组了亚星客车后,今年又重组了汽车零配件领域颇有名气的的襄阳轴承帮,据说目前格林柯尔的重要干将分几路和汽车业的一些企业就收购问题在热烈地洽谈,由此可见在中国家电业近年来掀起的一系列以进军汽车业为主题的资本并购中,只有格林柯尔做得有条不紊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这也反映出顾雏军进入汽车产业的决心。今年顾雏军为了亚星客车3次赴欧洲考察、洽谈项目,每次去都要待20天左右,顾雏军表示目前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亚星客车上。出于对家电大鳄操作客车项目充满了兴趣,记者近日在扬州就中国客车业诸多问题和顾雏军做了一番交流。

    记者:3次赴欧洲考察国外客车业,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顾雏军:感受最大的是差距,从设计到组装到配件都有很大差距。客车的差距比轿车更大,轿车的差别不大,现在我们市场上卖的都是国外公司自己的车。而客车不一样,在英国一辆客车要卖15万英镑,而在国内大多数客车也就卖15万元人民币,这就是差距,问题是我们用了15万英镑客车的配置,能不能生产出和国外15万英镑客车相同品质的客车,客观地说我们现在还生产不出相同品质的客车。我们的零部件差距也非常大,人家15吨车桥,拿手轻轻一拨,轮毂就能转动,我们自己生产的车桥5吨都做不到这样。当然差距大也说明中国客车业有希望,有巨大的进步空间。

    记者:既然有这样大的差距,亚星客车打算怎样为缩小差距做些工作?

    顾雏军:中国客车业的当务之急是提高设计能力,现在客车业不重视设计,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这样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亚星要设计最好的车,我要有一支能听我指挥的世界一流水平的设计队伍。我们已收购了欧洲一家客车设计公司,明年就能出产品。我们要求他们设计出在同样配置条件下达到与国外同样水平的产品,在降低配置下也是最优化的设计,达到最好水平。而且,我们要求有自主知识产权。解决设计问题后还要花大量精力和金钱解决零部件水平的问题,没有高水平的零部件就没有高品质的客车。

    记者:现在客车厂家都非常重视市场,你怎样看待市场?

    顾雏军:市场不重要,根本不用考虑。销售1万辆与销售5千辆没有什么差别,有好的产品市场会很快回来。我们占领家电市场也就是花了不到3年时间。最主要的是技术,客车的技术比冰箱高,技术是生命,在技术很低的情况下,谈质量是没有意义的,没有质量也就没有市场。所以我们现在主要解决的是技术问题。

    记者:我知道你是控制成本的高手,成本优势是否意味着亚星产品的低档化。还有你如何看待企业文化的整合?

    顾雏军:没有技术优势的成本优势一钱不值,如果生产出来的只是一堆垃圾别人是不会买单的。客车业民营企业不少,他们的成本比亚星低,他们的控制成本能力非常好,所以我们惟一要做的是我的车比他人的好。这样别人才愿意多花些钱来买你的产品,你才能有利润。成本优势不意味只能生产低档产品,高档产品也有个成本优势的问题。其实说到底还是个技术优势问题,这才是核心竞争力。文化整合是所有环节中最容易的,我们用了3个月就整合完了,现在所有亚星人的收入都提高了,企业也很稳定。

    采访临结束,顾雏军特意对记者说:“对冰箱我只说实现的东西,对客车我谈的是设想和梦想,希望你能理解。”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