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东莞市首批100辆气电混合新能源公交车已陆续上路载客,加上去年底已经投入运营的250辆LNG清洁能源公交车,这些替代“黄标车”的新城巴比以往的柴油车更宽敞、更安静、更舒适,受到市民的一致好评;接下来,东莞还将继续引进300部气电混合车,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
乘客感受:
没有“黑尾巴” 环境更舒适
一辆辆崭新的公交车停靠在公交站场上,乘客也井然有序地排队候车。
从外观上来看,新城巴的车身颜色保持了城巴原有的黄绿相间,据了解,该车全长为10.5米车型,核定载客79人。在车上,除去司机的驾驶位,车上共有30个座位,其中爱心座位4个。
陈女士是典型的上班族,每天都要搭乘公交车上下班,她对新旧公交车的更替深有感触。她告诉记者,自从换了这批清洁能源公交,以前排气管的“黑尾巴"”不见了,“空气清新了,不用像以往那样捂着鼻子嘴巴等车了”。
记者在采访时遇到一位大婶,她表示之前最怕搭公交车,因为车排出那种油烟味,很浓很呛,常常让她搭车时晕乎乎,想吐。现在换了新车,没那种油味道,也就不晕车了。
退休老人麦先生见证了东莞公共交通发展的历史变迁。他说道,现在公交车内的卫生条件比以前好很多了,坐在里面非常舒服,而且整体的服务质量都提高了。
在汽车总站,记者登上了刚“上岗”不久的气电混合公交车。
记者体验时发现,这辆车给人感觉不太一样,运行起来很稳,没有起步、停车时挫顿的感觉。“感觉像坐上了旅游景区的电瓶游览车。”一位香港居民周先生对记者说。
开车的司机告诉记者,这辆车的起步和时速低于20公里时是用电机驱动的,且采用无级变速,不用换挡,开起来感觉挺好的。
记者从汽车总站到东城枢纽,一路体验时发现,在平路上,车辆平稳,而在上坡的道路,则力度显得有点不够。“这辆气电混合车还没过磨合期,以后会好很多的。”司机告诉记者。
司机心声:
尾气真正达到“零排放”
对于全新投入的清洁能源公交,服务了5年的张司机最有发言权。他告诉记者,目前,东莞市发展较快,人多车多,交通也就较为拥挤,公交车长期处于低速运行状态。而本次投入的气电混合动力车公交车能够较好地适应东莞市现时公交运行的特点,能够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与其他公交车司机一样,张司机始终把对乘客的服务和驾驶安全作为重要的原则。他饶有兴致地说道:“以前乘客都抱怨十分拥挤,空气也闷热,现在就不同了,一上车就明显感觉到车比以前大了,冷气也够凉快。”张司机也认为,现在公交车的情况大有改善,市民自然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对于倡导绿色出行的理念也会大有帮助。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达到绿色出行的要求,城巴公司自3月份起就开展了节能降耗活动。一方面针对办公室、调度室、停车场用电、用水、空调、办公用品的使用,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另一方面,各车队开展节能降耗活动,车辆若怠速运转超过5分钟,应停车熄火,以实际行动推行节能降耗活动。
财政补贴助推发展
东莞市城巴运输有限公司车管组的技术人员黎广根认为,与传统的汽油、柴油车型相比较,清洁能源车无论在环保性、经济性,还是安全性方面都具备自身无法比拟的优势。
东莞市政府对更新投放LNG公交车进行了财政补贴,城巴公司办公室负责人侯本燕告诉记者,其中城巴、小巴和跨镇公汽投放LNG单燃料公交车辆的,市财政给予7万元每辆的补贴;投放气电混合车型的,在国家对气电混合公交车型进行财政补贴的前提下,市财政给予10万元每辆补贴,她表示,下半年还将有300多辆清洁能源公交车投入使用,这一举措有利于提高更换新型清洁能源公交车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