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贝拉是在北京大学留学的阿尔及利亚学生,谈起中国客车,他的眼圈竟红了。在他的家乡马格里耶,中国客车扮演了客运、公交、校车等全方位角色。“我的童年、小学和中学都是在中国客车上度过的,我感谢中国客车为我的家乡和亲人所做的一切”布贝拉说。
布贝拉的例子如今在世界各个角落都能轻易找到。在日本、韩国的街市,在伦敦奥运的赛场内外,在南美的河岸,在非洲的沙海,在新加坡、迪拜,在纽约、芝加哥,处处都能看见中国客车造福当地人民的身影。
近年来,中国客车出口年年增长,中国客车技术迅猛进步。作为世界上大部分民众的主要出行工具,中国客车业已成为他们的好帮手、好伙伴、好朋友。
据记者从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得到的数据,今年1到7月,中国累计出口各类客车16800余辆,出口金额达58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大幅增长。在今年欧洲深陷债务危机、美国经济一蹶不振、印度等新兴市场停滞、中东北非乱局不已的国际大环境下,世界市场对客车的需求明显降低,中国客车的逆势增长雄辩地说明,世界各地的民众对中国客车的认可度很高,都愿意选择中国客车作为日常出行工具。
据了解,今年以来,几乎所有中国主流客车企业都实现了大宗出口。安凯和大金龙客车挺进伦敦奥运;大金龙中高端客车大量进入俄国市场;比亚迪纯电动客车在匈牙利和以色列这两个欧洲客车的传统市场获得了极高的评价;42辆福田欧辉客车出口阿联酋,而这不过是福田客车多项大宗出口中的一项;在增长迅速的巴西市场,中国客车的市场份额急剧增加;与巴西市场类似,在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在南非,中国客车都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即便在欧洲客车的本地市场,中国客车的进攻势头也咄咄逼人,不容小觑。在意大利市场,大金龙在旅游大巴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仅次于其本土品牌依维柯。
中国客车之所以能在世界市场上广受欢迎并赢得各国人民的尊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客车企业基于中国文化的仁爱精神为不发达地区的人民设定了他们可接受的价格,使得当地人民能购买属于他们自己的客车,以改善当地的民生。布贝拉告诉记者,他的家乡完全依赖中国客车才能正常运转,宇通的客运车、金龙的公交车,还有安凯、中通、江淮等品牌的从6米到15米的各种长度的中国客车充满了大街小巷。起初,也有欧洲人来推销他们的客车,但那些客车不仅价格高昂,质量也不如中国客车,维修服务的水准和态度也比中国人差了一大截。所以当地的公交公司、客运公司都已经习惯了选用中国客车,后来欧洲人主动降低了价格,但他们的产品依然少人问津。“因为一切都已经习惯成自然了。”布贝拉用流利的汉语说。
除了考虑到了不发达地区人民的购买力并设定合理的价格外,中国客车走俏世界的最重要原因是中国客车的技术一流。一位开了四十年欧洲客车的英国大巴士公司的老司机在成为安凯双层客车的驾驶员后激动地说,安凯客车操作轻便、停车启动都很平稳,与他以前开过的奔驰、沃尔沃、丹尼斯和赛特拉客车相比,安凯客车的综合性能已远超前三款客车,在部分性能上也超越了赛特拉。一位乘坐过安凯双层客车的伦敦市民称,早就听说中国的客车已 经横扫世界,但直到亲身乘坐过安凯客车才切身地体会到中国客车世界一流的品质。
目前,欧美客车至少已在四项技术上落后于中国客车,分别是客车底盘、车身结构、车身工艺和电子设备。
众所周知,欧美大部分客车企业的产品不采用客车专用底盘,且随着欧美客车的市场份额和生产规模越来越小,将来也无可能开发客车专用底盘,而只能采用卡车底盘。但卡车底盘比客车底盘粗糙、笨拙,影响了欧美客车经济性、舒适性和可靠性的提高。针对有的欧美客车企业宣称的卡车底盘更坚固安全的谬论,一位中国客车专家笑道:“用坦克底盘才更坚固,开起来的噪音就能吓走所有车辆,避免了一切碰撞的可能。”
在车身结构方面,中国客车企业广泛采用了更安全的全承载车身。虽然不同的企业对全承载的理解略有不同,并形成了不同的技术流,但毋庸置疑的是,全承载车身结构的普及对提高客车安全性尤其是翻滚安全性意义重大。相反,欧美客车采用全承载车身结构的客车比例却很低。
在车身工艺方面,欧美客车多以铆接为主,而中国客车基本都采用焊接工艺,工艺水平整整领先欧美客车30年。从技术上说,铆接是利用轴向力借助铆钉将物件相连接;焊接则利用高温融化焊剂将物件粘接。铆接一般只能铆接两个较薄的物件,焊接则适用性更广。从物件连接状态看,铆接只是物件的简单物理连接,焊接则是物件的原子连接在了一起,换句话说,就是物件合而为一了。焊接车身和铆接车身相比,焊接车身比铆接车身重量轻,在同等强度和刚度下,可减轻汽车等交通运输工具的自重,达到节能减排的功效。同理,在同等自重下,焊接车身比铆接车身的强度和刚度更大,因而安全性更好。焊接工艺在车身上不留痕迹,铆接工艺却要依靠铆钉,无论铆接得多么完美,铆接车身的密封性还是没有焊接车身好。焊接工艺还可以和锻造、铸造等工艺结合,制成大型铸焊结构和锻焊结构,铆接工艺因其技术局限性却做不到。且采用焊接工艺能有效利用材料,焊接结构可以在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特性的材料,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特点。这一切都使得焊接车身的安全性好于铆接车身,而成本却大大低于铆接车身。其实,不仅是汽车,先进的火车和军用飞机采用的都是焊接工艺,之所以有的火车和飞机还采用铆接工艺,是因为材料和技术的限制使其暂时不能采用焊接工艺。
那么,欧美不少客车为什么还采用落后的铆接工艺呢?纳威司达公司中国产品和技术研发副总裁严敬德博士称,因为欧美客车是按照买家的要求生产,长度不一,规格多样,如果采用焊接工艺就会给生产带来很多麻烦,而采用铆接工艺就可以将许多不同长度的集成块连缀成需要的长度和规格,比较方便。再说,欧美客车产量小,研发和采用先进工艺得不偿失。
至于客车的电子化水平,欧美客车的落后程度则更大了。重庆交通大学教授、《中国巴士与客车年鉴》主编王健认为,两者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