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以95km/h速度行驶的大客车在两辆车之间超车并线时,司机感觉到车辆明显发飘。这是车辆操纵稳定性不足造成的,是自主品牌客车普遍存在的问题。宇通客车通过与汽车行业领军人物郭孔辉院士及其团队合作,经过三年多努力,在客车操纵稳定性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极大提高了客车高速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客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突破了客车行业该项核心技术的瓶颈,填补了国内客车业空白,达到甚至超过欧洲领先水平。目前,这些研究成果正陆续应用到宇通客车上。
■ 行业发展呼唤技术进步
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客车业经过几十年发展已初具规模,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然而,引进和借鉴国外技术的发展模式,造成我国客车行业核心技术缺失,严重影响了我国客车行业的发展。提高研发水平、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已成为我国客车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近年来,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加大,道路条件不断改善,大量高等级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使车辆平均行驶速度大幅提高,车辆行驶稳定性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欧洲客车企业较早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司机在驾驶国外高等级客车时能感觉到平稳、顺畅、安全。驾驶自主品牌车时,安全感就要差一些。我国客车产业要赢得国际竞争优势,必须突破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瓶颈,创建高水平的技术研发和试验验证体系。
研究表明,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就可以提高车辆在高速行驶和转向状态下的稳定性和舒适性,使车辆行驶轨迹精确且容易控制,降低驾驶员的紧张程度和疲劳感,从而提升车辆的主动安全性。
宇通客车结合乘用车评价体系和欧洲客车操纵稳定性能指标,建立起操纵稳定性研发流程、试验规范和评价指标,制定了自主操纵稳定性研发体系,组建了专业技术团队。成为我国客车行业首家开展全面、系统的操纵稳定性研究的企业,又一次引领客车行业迈出了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的重要一步。
■ 掌握核心技术 推动行业发展
我国客车行业的“组装”特点使很多企业的自主研发起步较晚,多数客车企业采用逆向工程,在产品出现操纵稳定性问题,特别是出现原理性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不知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目前, 欧洲、美国、日本等客车企业已经将客车安全控制技术列为重点研发方向,通过正向工程方法,在产品开发设计中考虑操纵稳定性因素。
宇通客车借鉴欧洲先进的汽车操稳性研究技术思路,通过与郭孔辉院士及其团队合作,针对制约我国客车产业化发展的技术瓶颈进行研究,实现了核心技术的突破,完成了客车操纵稳定性影响参数的定量分析,形成了客车操纵稳定性设计原则和评价方法,掌握了客车操纵稳定性研发技术。宇通的这一突破,降低了我国客车产业对国外技术的依存度,提升了产业核心竞争力。
■ 自主研发 开创新天地
建立和提高操纵稳定性自主研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走技术竞争之路,符合我国《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方向,是我国客车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更是宇通客车多年发展中一直坚持的原则。
2009年,宇通客车开始自主研发相关技术,2000年以后,宇通客车快速发展,具备了较完备的客车试验条件,技术实力有了很大提升。2011年,宇通客车与汽车操纵稳定技术研究方面的权威、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及其团队合作,依托宇通客车试验中心、河南省客车工程技术院士工作站、客车安全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加快了研发速度。
按照项目开发流程,宇通客车开始了在虚拟样机环境下悬架开发、虚拟样机环境下整车开发、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体系建设、新开发产品操稳性自主研发,实现了科研成果的工程化。
宇通客车在部分车型悬架设计上应用研究成果,通过客车操纵稳定性研究,宇通客车底盘零部件受力更科学、更合理。零部件寿命、可靠性得到有效提升。通过悬架K&aC特性、整车操稳性研究,宇通客车有效保证车辆运行中车轮定位参数变化更合理,轮胎与路面接触印迹受力分布均匀,提高了客车的操纵稳定性、行驶安全性和驾驶舒适性,大大降低轮胎异常磨损。车辆驾驶时的响应准确性、及时性、可控性大大提高,驾驶员驾驶强度大大降低,车辆行驶更安全。
目前,宇通应用操纵稳定性技术的第一款整车已经投放市场,市场反馈良好。如今已经完成第二款车研发,第三款应用此技术的校车研发也将开始。
据了解,在我国客车行业,目前只有宇通客车能够同时利用仿真分析和K&C特性试验完成悬架开发,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全面的整车操纵稳定性研发体系。
通过客车操纵稳定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宇通客车的操纵稳定性能已经达到欧洲大客车顶级水平,有些指标超过欧洲大客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