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动态信息 >> 新闻正文
客车企业涉外 福还是祸?
文章来源: 方得网 发布日期: 2012年6月8日
分享按钮

    厦门金龙的轿车已经横空出世了;厦门金旅的SUV也曝光了;苏州金龙的皮卡早就上市了;黄海客车除了前几年轰轰烈烈推出的SUV,今年也推出数十款卡车;青年集团在收购萨博失败后,又将目光投向了英国莲花跑车……

    当这些主流客车企业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生产客车,当他们把触角伸到其他领域时,带给这些企业的是福还是祸?客车行业乃至其他行业的格局会为此发生改变吗?

    宇通:重卡和轻客彻底搁浅

    两三年前,宇通客车曾信心满满地准备进入重卡和轻客市场。然而,短短几年后,宇通便彻底放弃了重卡和轻客项目。

    宇通想做重卡,由来已久。这个愿望曾在2011年将要实现但伴随着2012年校车的热销,宇通已经彻底打消了做重卡和轻客的念头,原本招募的商用车事业部人员也已基本遣散。
   
    鉴于世界商用车企业均是重卡和大中型客车同时生产,仅生产大中型客车而不生产重卡的世界级品牌还没有,因此,对宇通来说,把业务拓展到重卡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

    此前的十几年间,宇通一直没有放弃兼并重组重卡企业的念头。包括对于红岩的收购,以及兼并拥有陕汽、法士特等控股权的湘火炬,宇通都曾经努力过,不过机会总是擦肩而过。随着这些重卡企业先后找到不同的下家,宇通已经很难找到可以兼并的对象。

    2009年重卡市场的火爆,让宇通再次下决心将领域拓展到重卡。同时,因轻客与大中型客车的产品线最为接近,宇通基本是同时展开了轻客和重卡项目的筹备。

    对于即将拓展的新领域,宇通设计了“H”厂房,轻客和重卡共用中间的冲压和涂装等车间,总装则分设在不同厂房。

    据称,这样的设计非常合理。遗憾的是,宇通最终却没能如愿生产轻客和重卡。宇通的重卡项目筹备了三年多,并且招募到了大量的行业内人才,却因为发改委不能给予资质而搁浅。现在给重卡和轻客预备的厂房,已经投入到了紧张的校车生产中。

    对宇通来说,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筹备的重卡和轻客项目搁浅,无疑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这对于希望有更大发展的宇通也是个打击。不过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这也许会让宇通的客车老大地位更加稳固。国内一家客车企业老总听说宇通不造重卡的消息后不禁说道:“唉呀,那我们压力大了。本来还指望趁宇通分心干重卡,我们能缩小一些和宇通的差距呢!现在宇通全身心做客车,我们再想追赶就太困难了。”

    大金龙:轿车还没有准生证

    与宇通相比,大金龙则要大胆得多。虽然轿车的准生证还没有拿到,而且轿车准生证可能比重卡更难审批,但是大金龙还是义无返顾地推出了家庭型轿车和MPV的样车。

    大金龙要生产轿车,早在三年前的金龙汽车企业公告中就已公布。2009年金龙汽车公告中透露了一些生产信息:“金龙汽车轿车项目将借助2006年启动的厦门金龙轻客项目,共线生产轿车。”同时,公告还批露了轿车项目的相关细节,“金龙汽车会利用厦门金龙子公司原有轻客生产线混线生产A+轿车,投资额为13,404万元。项目主要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需求,自主开发排量为1.3L至1.6L的A+轿车,并利用已建成的轻客生产线混线生产,销往海外市场。”

    此前,大金龙生产的轻型客车,取得了不俗业绩,特别是在海外市场颇受欢迎,这也坚定了大金龙生产轿车的信念。对于轿车领域,大金龙显然是从两头做起——一种是尺寸较小的两厢家庭型轿车,另一种是尺寸较大的MPV车型。

    大金龙做轿车,似乎是想走当年奇瑞、吉利的老路,即先上车后买票,也就是先做好样车和生产准备,并且在某些区域销售,再审批资质。不过,如今自主品牌轿车众多,发改委是否能给大金龙授予准生证,还是个未知数。而且,目前自主品牌轿车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大金龙轿车是否会重蹈青年莲花的覆辙呢?(青年轿车见如下分析)

    金旅SUV:前途会光明吗

    大金龙涉足轿车领域,小金龙也不甘示弱。2011年年底,金旅推出了SUV车型。据媒体报道,厦门金旅的SUV车型产品包括XML6498E18和XML6498E28两款。目前这两款SUV车型还没有登上工信部目录,但产品实际上已经相当成熟,只需完成目录申报,就可以正式上市。之所以说厦门金旅车型成熟,是因为这款车型很可能是采用了贴牌代工的模式。

    金旅进军乘用车行业,并不难理解,原因在于金旅很多员工,特别是开发人员,当年都是来自轿车企业。金旅客车之所以做工精细,也是因为很多工艺都是按照轿车的生产标准制造的,比如,金旅是客车行业最早使用阴极电泳造客车的企业。

    金旅进入乘用车领域,并没有选择传统轿车,而是进入了SUV领域。制造SUV,可以不用轿车资质,而且这个领域的竞争或许也不如轿车市场那样激烈。

    当前,在10万元左右的SUV市场,基本都是自主品牌统治的天下,比如奇瑞瑞虎、长城哈弗等。不过,此前进入SUV市场的商用车企业,形势并不是很乐观,如福田的SUV一直卖的不理想,黄海的SUV也一直没有形成热销。

    金旅的SUV能否顺利,还有待时日考验。

    苏州金龙:皮卡是否会重蹈搅拌车覆辙

    苏州金龙的皮卡在2011年就已经上市,并且远销海外。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业内简称苏州金龙,这个成立于1998年的客车企业,十几年时间里在客车行业快速发展,现在无论销量还是风头都处于一家之下、数家之上的地位。显然,苏州金龙并不单纯满足于客车业的成功。在短暂接触搅拌车市场后,苏州金龙便调转方向进入了轻型车领域。

    苏州金龙的轻型车事业部成立于2010年3月,以“品承•经典,智•赢未来”为经营理念,主要经营苏州金龙•海格品牌下的轻型车系列产品,包括目前的海格欧系公务商旅车、新•大海狮类商旅车、海格御骏皮卡、海格龙威皮卡四大系列产品以及后续的SUV系列产品,覆盖高端公务商旅、客运、旅游、团体、城市物流及中高端皮卡等领域。

    2011年5月,苏州金龙轻型车事业部年产能达到60000辆整车的昆山制造基地全面投入建设,计划于2012年初投入使用。

    据媒体报道,海格皮卡的技术核心源于五十铃和通用汽车在北美联合推出的皮卡产品,并充分吸收大客车的大空间、大动力、高安全、重舒适的设计理念和产品技术。苏州金龙海格皮卡的对标产品是江铃宝典和长城风骏5。为了增强竞争力,海格皮卡推出了三年六万公里的保修期,比江铃宝典多出一年的保修期和一万公里的保修里程。

    海格皮卡在国内通过认证并成功取得一定市场份额后,又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苏州金龙针对非洲国家的路况、驾驶习惯、自然环境、维修保养、用途等条件,专门组织力量,研发生产出适销非洲市场的皮卡产品。2011年12月,苏州首批输非“皮卡”经苏州检验检疫局检验后顺利出口阿尔及利亚。

    对客车企业来说,涉足卡车领域,海外市场也许相比国内市场更容易开拓。因为对于国内市场而言,用户对新品牌需要有一个接受过程;而对于需要中国卡车的海外市场而言,任何品牌都存在一个认知过程,因此,新的品牌可能更好进入。

    黄海卡车:能否在激烈竞争中立足

    前几年,黄海SUV车型推出时宣传比较多,而今年其中卡上市相对就低调了很多。今年,黄海卡车的14款中卡几乎是在悄无声息中“潜入”了市场。据媒体报道,这批车的研发从两年前开始,在今年初完成。目前推出市场的14款中卡都已经相继通过新车公告。另外,黄海的LNG重卡也将在不久后推向市场。

    不过,对于黄海而言,中卡上市可能要面临较大的压力。今年的卡车市场遭遇了近年来前所未有的困难,这也许是黄海中卡低调上市的一个原因。不过相对于重卡和轻卡,中卡的竞争也许没有那么激烈。

    黄海汽车在推出SUV车型后,并没有获得更大的发展。如今卡车上市,能否让黄海汽车扬名,就要看其在卡车的市场表现了。

    青年汽车:烦恼犹在

    青年汽车集团是涉足领域最广的客车企业。这个从高档客车起家的企业,在客车业务获得巨大成功后,又相继推出了青年曼卡和青年莲花轿车。不过,青年曼卡并没有取得青年客车那样灿烂辉煌的业绩,青年轿车也在投入了大量的宣传费用之后便寂寂无声。但相对于重卡与轿车的惨淡,最让青年汽车集团董事长庞青年恼火的,也许是对瑞典萨博的收购。2011年庞青年与庞大集团联手收购萨博,由于收购失败,前后投入的数亿元便打了水漂。这对于青年汽车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

    据瑞典《工业日报》5月23日报道,青年莲花已退出对萨博的收购,一个由多家中国公司结成的电动车联盟,成为潜在买家。不过,另有外媒报道,青年汽车打算将英国莲花汽车完全收至麾下,为其青年莲花血统正名。

    无论青年收购莲花是否会成为事实,可以肯定的是,青年汽车集团打造中高端品牌轿车的想法从此动摇。未来,青年汽车集团能否从收购萨博的阴影中走出,能否让青年轿车也如客车般赢得自己的市场地位,还要看收购是否顺利。

    谁不为所动

    可以说,客车行业排名前几位的企业,除了中通客车一直坚守客车阵地外,其他企业都在非客车领域跃跃欲试。

    就在两周前,笔者采访中通客车的一位副总时得知,中通还将继续心无旁骛地坚守客车领域。

    客车企业频频涉外,是福是祸?也许每个企业的回答并不一样。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有些企业会因多元化战略提升其在客车领域的品牌和销量;有些企业则会因为多元化而损伤其在客车领域的元气;有的企业也许还会因为多元化战略的失败,拖累原有的客车业务走上一条衰败的道路。总之,没有盖棺定论,只有因时而异、因势而异。

(值班编辑:高睿)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