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采取多种渠道解决农村中小学生上下学乘车问题,探索出了“双阳模式”和“绿园模式”等切实有效的校车管理办法。目前,长春市共有农村中小学校车657辆,解决了近4.5万农村中小学上下学交通问题。请听吉林台记者常思宁的报道:
“双阳模式”由长春市政府和双阳区两级财政共同出资,为双阳区农村学生购买校车。本月最新购买的100辆校车现已全部投入运行,校车行经线路142条,可解决双阳区现有5314名农村学生上下学问题。
长春市双阳区校车管理办公室主任姜海碧:现在我们全区校车覆盖全区91、7%,学生乘车率达到69、4%。这100台外表结实炫酷的校车除了具备国家规定的校车标准外,在司机操作台旁边还有一个特别的红色按钮。校车司机左军介绍说:这个按钮是我们收车之前,从前边走过来,按一下不按的话自己响,这样事的就督促我们车厢内拉没拉下小孩。
双阳区成立了校车管理中心,制定了校车管理方案。《校车管理规程》等十多项管理制度,每辆校车都实行固定线路、固定时间、固定司机、固定随车教师、固定乘车学生人数、座位的管理办法,并为每名学生办理乘车联系卡。随车教师王东丹:这种卡作用是孩子乘坐校车的时候,很容易找到自己的车和座位号,方便随车教师的管理。
目前,长春市双阳区校车GPS监控大厅目前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可对校车上路行驶情况实时监测。
在长春市绿园区,校车运营采取公司运营,政府监管,财政补贴的模式,从今年开始,在不增加学生收费情况下,绿园区每年投入211万元,为农村学校租赁24台符合国家标准的新校车。这24台车辆分配到最需要的区内河西小学、迎宾路小学、西营小学和哈达小学。绿园区教育局副局长周建邦:四所学校原来有校车,但是校车不合乎新的标准要求,现在完全达到了要求,司机的资质、车况、险种都达到了,而且完全不超员。
下一步长春市将着手科学建立校车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取消城区公办学校和幼儿园自有校车,削减民办学校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