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动态信息 >> 新闻正文
立塬新能源有限公司电容型锂离子电池 产品研发
文章来源: 中国客车信息网 发布日期: 2012年5月23日
分享按钮

    受到能源与环保的双重影响,新能源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重视,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的典型代表尤其如此。然而作为电动汽车不可缺少的储能电池已成为限制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瓶颈。我国以及世界各国都把高性能动力电池的研发作为新能源发展的重要课题。

    高容量、大功率、长寿命、安全环保一直都是新能源领域动力电池追求的重要方向。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的优势,是电动汽车的首选储能器件,但仍存在功率密度较低、低温特性较差、循环寿命仍有待提高等问题。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依靠双电层原理工作的储能器件,具有功率密度高、温度特性好、寿命长等优势,但与锂离子电池相比,其能量密度较低,只有锂离子电池的大约5%,无法满足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要求。

    如何克服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各自性能缺陷,将其优势互补,是电池领域众多研究者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立塬公司技术团队从1998开始进行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方面相关研究, 2004年着手开展混合超级电容器(也称为混合电容电池,包括电容型锂离子电池)方面的研究,经长期不懈努力,在理论上、技术上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立塬公司开始进行电容型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研究与产品试制,并且承担了辽宁省“有机体系混合超级电容器(动力电池)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立塬公司将超级电容器双电层原理与锂离子电池嵌入脱嵌原理相结合,以大幅度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功率特性、温度特性、循环寿命等关键指标为目的,开展了本项目研究。

    通过大量的电极材料体系研究、电解液配方设计、电池结构设计等试验研究、优化、分析测试,2010年终于开发成功将超级电容器与锂离子电池融合在一起同时具有两者优势的电容型锂离子电池,并掌握了其产业化技术、实现批量生产;在研究及产业化过程中,立塬公司技术团队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创新,申报国家专利35项,已授权27项,其中核心发明专利《一种混合超级电容器》、《低内阻储能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已经获得授权。

    立塬公司产品研发团队是以技术总监李荐博士为带头人的国内一流的超级电容器、动力电池研发团队。公司还与在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中南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在中南大学设有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所,并且承建了由辽宁省、朝阳市共同投资3000万元成立的“朝阳新能源电器产业集群公共研发平台”。一流的技术团队和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已成为了立塬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值班编辑:高睿)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