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读:电动车的电池技术目前尚未成熟完善,是众所周知的事。不过,让上海公交公司和雷博新能源技术公司深感遗憾和后悔的,是事故发生后处理方式不当,使得原本只是一个电池方面的小故障,最终演变成了一场火灾。
事故最“囧”原因:大火是被水“浇”出来的
825路公交车线路上的电动车是在去年6月投入运营的,一年来,这10辆车运营状况一直良好。在负责这些电动车维修保养的上海雷博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了昨天发生事故的公交车。副总经理万建好说,“这次事故只有一箱电池里边的一节电池发现了故障,所以现在把它拿出来以后呢,我们把连接线接上以后,车子仍然可以继续行驶的。”
电动车的电池技术目前尚未成熟完善,是众所周知的事。不过,让公交公司和新能源技术公司深感遗憾和后悔的,是事故发生后处理方式不当,使得原本只是一个电池方面的小故障,最终演变成了一场火灾。据介绍,18日中午11点左右,825路公交车驾驶员在驾驶途中发现仪表盘异常之后,紧急将车子就近停靠在长宁路,将乘客疏散。
不久之后,位于驾驶员座位后方两米处的座位开始燃烧,现场人员试图采用喷水的方式灭火,但无济于事。而记者在雷博新能源车技术中心了解到,正是因为使用了水作为灭火的材料,才使得本来可以迅速解决的电池隐患,发展成为了一场公交车自燃事故。
万建好说:“比如说此次,出现这种现象如果要用干粉灭火器或者二氧化碳灭火器就要好得多,因为大家都知道,电池它本身是带电的,当水上去以后呢,就会造成电池一连串的反应,就会使得电池故障的面积更大。”
巴士四汽机务部经理陈龙霖说,“或者及时一点,把故障电池拉出来,把线路挑断以后,它也不会发生这种事。”
由于缺乏经验,水电不相容的常识,就这样在最紧急的时刻被所有人忽略掉了。巴士四汽公司表示,接下来除了对驾驶员加强培训之外,他们还将完善车辆上的安全设施。陈龙霖说,“在车辆上面加装安全设施,就用干粉灭火器对主要的容易发生起火的地方,通过干粉灭火器的方式来解决。”
业内人士指出,825路纯电动公交车自燃原因,和不久前杭州电动出租车自燃的原因如出一辙,都是由于电池短路引起的。而电池短路,专家认为跟外界普遍猜测的气温升高关系不大,更可能是由于在电路设计上存在瑕疵。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孙泽昌说:“单体电池的内部短路是在成组设计的时候,和结构设计不太合理有关。”
此后传出消息:负责车辆保养的上海雷博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人员19日表示,目前已确定此次825路电动车的故障原因与线路和电容无关,主要是电动车所使用的“磷酸铁锂电池”出现了问题,而后发生自燃。
自燃事件不仅仅是“电池的错”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汽车实验室主任、电动车辆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林程博士指出,“电动车出自燃事故其实都可以归结到整车设计问题,就像燃油车爆炸没有人说汽油品质不好一样。没有整车设计环节,不认真研究和分析部件的技术现状,仅仅选用安装,不全面管理和监控,还会出问题!”
山东中文沂星电动汽车有限公司车于振声总经理表示,对于纯电动车辆来说,想要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一部分,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性能,电动车辆(特别是电动公交车)运行时间长、路况复杂、电池数量大,一旦发生自燃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选择电池方面必须十分谨慎,必须考虑与整个车辆系统的配合与一致性。
常隆客车的文虎部长告诉电动车时代网记者,他之前就非常担心新能源客车行业中的浮躁心态,许多过去没有整车设计制造经验、甚至没有汽车行业经验的企业也来生产新能源客车,“这种一拥而上的做法迟早会出事”。
通过上海电动公交车自燃事件,文部长希望投资新能源客车、纯电动客车的公司和投资人能够得到警醒:在投资之前一定要谨慎、一定要考虑清楚。因为电动客车的市场相对来说比较小、但对质量的要求却很高,短期内很难见到回报,还可能把市场搞乱。一旦发生事故,对整个行业都会带来不利影响,最终得不偿失。
据了解,尽管从化学特性上,磷酸铁锂电池爆炸的可能性很低,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的电池外壳技术已经比较成熟,防爆能力很强。但液态锂电池在成组使用过程中,由于某些电池箱温控系统设计不科学,如果电池上的安全阀失效、出现电解液泄露的问题,而电池管理系统又未能及时切断电源,再遇到短路产生的火花,就有可能发生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