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民营企业,我们只有不断反思过去,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才能开启属于自己的新时代;我们只有始终坚持稳健发展理念,精准把握市场命脉,才能在未来发展大道上跑得更快。
近几年,每年从中国市场上消失的客车企业达五六家之多,而极少数发展迅速的企业却越来越强大。如此巨大的反差,不仅与市场需求高速增长过程中的产品换代有关,更与客车企业把握市场机遇的能力高度关联。企业之所以能够高速发展,恰恰是因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能敏锐地抓住发展机遇。申龙便是如此。
成立于2005年的年轻民营企业上海申龙客车,一直以来便精准把脉市场。面对激烈的客车市场竞争,申龙客车不是神经紧绷,而是潜心谋求自身定位的细分领域,锲而不舍地发展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而今,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申龙这个聪明的钓鱼者不再相信过去的“有饵料就有鱼,有鱼就会上钩”。它开始用灯光吸引飞虫,用飞虫吸引鱼群到自己放杆的区域,继而,有钓鱼者开始慕名而来,这就是战略。
营销新模式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客户服务已经成为企业在市场上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这在民营企业和商用车企业表现尤为突出。首先,民营企业因资源有限,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客户的意义就更为重要。其次,商用车因其特殊的营利性目的,用户在车辆出现问题后,往往影响到正常使用和效益回报,造成用户的车辆维修成本及承担误班造成的损失,等等。由此看来,客户服务对商用车民营企业上海申龙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很显然,申龙从一开始便意识到这一点,除了向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实物产品,还不断地提供其良好的服务。时至今日,申龙客车的服务品牌已成为其开拓市场的核心竞争手段之一。
申龙客车不仅提出“一切为了客户,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理念,还将其服务理念升华到营销的范畴,使其“顾问式营销”的概念在行业内脱颖而出。申龙的“顾问式营销”,简言之,就是教会客户如何选车。其核心在于,申龙销售人员通过充分的客户需求调研,将自己定位在客户的朋友、销售者和顾问三个角色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客户提供最佳的运营解决方案。顾问式营销的全系列流程包括:挖掘潜在购车客户、拜访客户、筛选客户、掌握客户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包括车辆设备选型、全程服务设计、顾客培训实施等)、成交、销售管理等。申龙客车所倡导的“顾问式营销”中,服务已经不仅限于为用户做售后的排忧解难,更重要的是,“顾问式营销”是要保证先于客户发现并解决问题,它是要将服务贯穿于产品的售前、售中及售后的各个环节。
谋求海外
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建立在民族经济和民族企业持续成长的基础上。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大量引进外资和本土民族企业的发展。但在未来,中国要想真正变成一个经济强国,中国的民营企业应该上升到民族企业。眼下,民营企业必须“走出去”,不断地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口碑和中国民族品牌意识,中国才会立于不败之地。这一点申龙似乎看得更清楚。
申龙客车从成立之初,便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截止到目前,申龙客车已经相继出口美国、欧盟、俄罗斯、东南亚、中东、非洲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格局已经初步形成。随着国际市场的复苏,申龙客车2010年海外市场销售额达到3000万美元,今年一季度,申龙客车在海外市场的销售同比增长了100%。
申龙客车海外市场部经理裴建军认为,做海外市场营销,最迫切的就是让客户认识申龙客车,了解申龙客车能够为海外用户提供哪些服务。众所周知,海外售后服务经常会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语言问题;二是对市场和使用状况了解的问题;三是和客户沟通的问题。因此,申龙客车在成立国内销售服务部门的基础上,还专门成立了海外售后服务部门,申龙通过培训当地售后服务人员,建立了完整的售后服务团队。并且,针对比较特殊的大集团用户,申龙会派专人跟进,以保证客户的诉求能够及时得到响应。
另外,谈起目前的海外市场,裴建军透露,“北非虽然一直是中国客车的传统出口市场,但近期碍于国际形势较为严峻,政治局势不稳定,导致北非市场受很大影响。”“东南亚是我们的传统市场,我们计划东南亚市场占今年海外销售的50%,中东和非洲占30%,南美、厄瓜多尔和加勒比等地区达到20%左右。”“南美市场也处于发展期,秘鲁和厄瓜多尔等市场都很有潜力。申龙的样车、销售人员和服务人员都已经到位,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是,选择什么样的销售模式。一是参与当地组织机构或政府部门的投标;二是通过经销商,针对终端用户进行销售。现在直销和经销的两种模式申龙都在尝试。”
布局新能源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保和节能问题,以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为主攻方面的新一轮国际汽车产业竞争已全面展开,世界各主要汽车生产国纷纷加快部署,一方面通过采取法律约束,政策激励等综合措施,大力发展和应用汽车先进节能技术,另一方面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幅增加研发投入,实施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快推进产业化,加快传统汽车节能技术升级,推进汽车动力系统电动化转型,已经成为国际汽车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但是,由于新能源汽车是一个需要长期投资的领域,中国的大型国营汽车集团的执掌者因更注重于任期内企业的经营效益,因此这些企业往往不会将发展新能源汽车做为第一战略。相反,多数民营车企却对新能源汽车表现了极高的热情,并将其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以求在未来的竞争中占领制高点。申龙便是如此。
申龙SLK6121混合动力城市客车
在大力发展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世界背景下,上海申龙选择将绿色客车作为主攻方向,不但积极推进节能客车的研发,还大力推广新能源客车。2007年,申龙客车与某公司合作研发的“氢燃料电池公交客车”在试运行中受到行业关注。在北京道路运输车辆展上,申龙客车展出了SLK6855纯电动城市公交车和针对旅游及客运市场设计研发的SLK6120,两款精品均诠释了申龙客车“精准、节能、低碳”三大品牌内涵。申龙客车董事长陈大城说,SLK6855纯电动客车的推出,就是上海申龙完善产品的具体做法,并且,该车型填补了国内新能源公交车市场的空白。另外,“申龙一款10.5米的纯电动客车也已经在试运行中,8米、10米、12米的混合动力客车也已经在上海闵行区运行。”陈大城还透露,“因为纯电动客车的造价太高,充电站和电池寿命等问题仍在制约着当前纯电动客车的发展,我们认为在目前这一阶段,客车市场的动向还是以混合动力客车或清洁燃料客车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