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昨日召开的重庆市2011年度教育系统安全稳定暨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我市将进一步加大“平安校园”建设力度,力争在未来数年内全面实现“平安校园”建设目标,构建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雅棠,副市长刘学普、吴刚出席会议。
2009年4月,我市在全市12000多所各级各类学校中启动“平安校园”建设。数据显示,我市“平安校园”建设两年来,已在4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其中,包括学校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明显下降、食品安全事件明显下降、涉校涉生刑事和治安案件数量明显下降和涉校群体性事件明显下降。同时,在“平安校园”建设的体制机制建立、责任体系形成和队伍培养等6个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突破。
刘学普高度评价了“平安校园”建设两年来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他说,“平安校园”建设现在已成为加强民生工作的全新要求、打造平安重庆的重要内容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未来几年,我市将继续狠抓“平安校园”建设,力争到2012年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平安校园”各项指标在2015年达到西部领先、全国一流水平。届时,我市各类各级学校将按不同标准,全面实现校园及周边秩序良好、师生安全、家长放心和社会满意的“平安校园”建设总体目标。
刘学普说,我市将从强化学校安全规范、学校及周边治安管理、应急管理和宣传教育等方面入手,加快推进全市“平安校园”建设。未来数年,我市还将进一步加强校车管理,对城区学校校车进行统一标识,对边远农村山区学生尽可能做到有组织接送。同时,对学校的食品安全监管也会进一步加强,凡是有商店的学校,要全部建成校园“放心店”,学校食堂的食品配送工作也要全部到位。
会上,吴刚代表市政府与来自潼南、忠县的区县(自治县)代表签订了《2011年“校安”工程责任书》。会议还表彰了2010年度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先进单位和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