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动态信息 >> 新闻正文
因果何来 中国“校车”事故引发的深思
文章来源: 汽车中国 发布日期: 2011年5月23日
分享按钮

    魂断因果桥

    因果桥上尽相思,相思的却是在那因果桥下逝去的14条生命。

    湖南衡阳市衡南县松江镇因果村因果桥是因果村连接外接的一条小桥,别看它名字诗情画意,其实它是一座非常危险的桥,因果桥的两边并没有栏杆。这让胆小的人在过桥的时候也不敢像两边张望。就是这样的一座桥,平日看起来或许没什么特别,但是在2010年12月27日,因果桥却因为一件事情而出名了。

    当日的7时40分,陈西宁像往常一样开车自己改装的三轮摩托车,搭载着20位小学生,准备送他们上学。可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次的因果桥竟成为了一条不归路,14名天真可爱的小学生魂断在了这条桥下。

    由于当时天气不好,雾非常大,导致了陈西宁的视线受阻,加上因为超载导致的失控,车子冲入桥左边河中,导致了14人死亡,6人受伤。

    导致这起案件发生的犯罪嫌疑人陈西宁究竟是何许人也?这样做的目的都是为何呢?据了解,车主陈西宁是当地东塘村人,家中经营一家小商店。原本这辆车是用来运送货物的。而由于当地村里的小学被取消了,孩子们每天要走40分钟的路程到因果小学上学。于是陈西宁出于好心的缘故,就把自己的三轮车改装成一辆可以载人的“校车”,每天就负责接送这些去上学的孩子们,一送就是三年。正是因为陈西宁的用心,所以在事情发生以后,当地的村民都不愿意过多的去埋怨他。

    这样看来陈西宁的该值得我们去敬佩,但是偏偏却出现了这样的悲剧,这使得这件事情变得很是矛盾。但是导致14名小学生死亡这是事实,所以大部分的媒体把矛头指向了车主陈西宁,并且称其为黑车。

    没错,按性质来分陈西宁确实是在经营着黑车。但是这样的举动在村民看来实属无奈,

    虽然他们呼吁过学校,但是由于经费问题,根本无法实现正规校车出现。这样看来,陈西宁似乎是成为了一只“替罪羔羊”。

    在全国各地都存在这样的所谓“校车”,著名的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说过,不是所有接送孩子上下学的车都叫校车,那是对校车的侮辱。但不是所有的黑校车设立的目的都是与陈西宁一样,大部分都是利益驱使的。而对这些黑校车,我们却又缺乏一种管理。

    “校车”引发的深思

    但是我们撇开黑校车不说,就说说学校本身,或者说说政府本身。学校每年收取了那么多的费用,为什么就没有关心到学生最基本的需求呢?就像之前发生的杀学生案件一样,为什么要等到事情发生了才来补救,为什么非要用鲜活的生命来换取学校的重视呢?我们可以说学校是因为经费不够,但是我们的政府为什么就不能对于这样的学校给予扶持呢?要是成年人也就好说,但是对于学生这样的群体,我们应该给予最大限度的关怀。这样看来这些无辜的小生命似乎成为了我们这个大人世界的牺牲品。

    其实我们在学校的制度方面还应该有更进一步的改善才行。

    让我们把视线放远一点,在大洋的彼岸,在一个叫美国的地方,那里的校车又是怎样的呢?有时候不是说崇洋媚外,但是人家的确是有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在美国,校车是有着严格的标准的。校车通体黄色、外形厚重,指示灯明显并有黄色的闪光灯和红色的停车(Stop)标志。车内座位上装配有防撞安全装置与安全带。车内附带卫星定位与联网,全时监控车辆行驶情况。而且校车本身的安全系数也是惊人的高,这是由于严格的法律法规、细心的校车司机与负责任的运营公司导致的。所以美国的校车也有着美国最安全车辆的美誉。

    有一张图片显示,一辆悍马追尾了一辆美国校车,结果悍马基本报废,而美国校车却丝毫未损。足以让人见识到最安全车辆的称号。

    除了安全的车身,美国的校车还是享有诸多的“特权”。比如说要求其它的车辆在有儿童上下校车时,必须两个方向都停下来等小孩子上下车结束之后才能行驶(甚至美国总统专车也要停车等待)。违反此法规的驾车人常常被课以巨额付款,甚至判以重刑。当校车将要减速停车之时,它的黄色闪光灯就会象交通路灯一样闪,提醒过往的车辆要准备减速停车。当校车停下来时,这安装在左前方的红色停车牌就会打开,因而过往的汽车都必须停下来等待。有的校车还在左侧后方安装有第二个红色停车牌,为过往的汽车提供更显著的停车标志。这种校车上的黄色闪光灯和红色停车牌,就等于是公路街道上的红绿色灯,所有的驾车人都必须像遵守其它交通规则一样遵守。

    从上面所述我们可以看得出,美国对于这些祖国的花朵是多么的细心呵护。反观国内,这真是让人羞愧的事情啊。

    并且美国小车虽然是商业经营,但是其中57%的经费是由政府出的,而且在美国现在又44万校车在城市间穿梭。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得出美国的校车制度是多么的完善。

    在这里我不想过多的去评论两个社会的区别,但是单从校车这一项上面我们的确感受到了“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并不是说差距在哪里,而是说为什么我们做不到他们那样。同样的事情,我们见到的总是口号与提倡这种虚幻的东西,而人家却是实打实的做出来。还有一点所谓防范于未然,然而在国内似乎我们只懂得亡羊补牢。一次次血的教训似乎才能唤醒我们的认知,这也提醒了我们对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因果桥的事件只是一个缩影,但是我们不能再让生命来承担着社会的因果。

(值班编辑:王野)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