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株洲市炎帝广场,听到发车提示,公交车司机吴海清轻踩了一下油门,车便向目的地进发了。吴海清所在的T2线路是株洲市最早投入使用混合动力车的线路。
2009年7月,株洲市提出未来三年内将全市的627辆公交车全部换成混合动力公交车。2011年9月8日,随着南车时代电动汽车公司生产的60辆混合动力汽车交付株洲市公交公司并投入公交线路营运。至此,株洲市公交电动化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标志着株洲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公交车电动化城市。
混合动力公交车有效地降低了噪声污染,它不仅没有传统公交车启动产生的轰鸣声,还使得公交车告别了“黑烟”尾气时代。由混合动力公交车在株洲的实际运行状况来看,其节油率已高于15%,并有效降低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
据测算,按单台一年运营8万公里计,可节油3480升,尾气排放可减少50%以上。2009~2010年全市因此累计节油600多吨,节约燃油成本近500万元,减排二氧化碳6000吨、一氧化碳35吨、碳氢化合物8.75吨、氮氧化合物12.25吨。为全市节能减排、绿色出行作出突出贡献。
目前,在株洲使用的混合动力车,基本上为中国南车自主研发并生产的第6代产品。“最新一代的混合动力车油耗明显下降,同时爬坡和加速性能大幅提升。”株洲市公交总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长株潭报》记者。
公交置换所需的资金由政府和企业共同负责。混合动力车皆为空调车,相对于传统公交车和非空调车,其配置要高很多。语音报站器、车载电视、GPS智能调度系统、内外监控系统等一应俱全。
“株洲的公交不仅舒适,而且实惠。”在外读书回家探亲的孙同学兴奋地说,“我们同学聚会,首选的就是公共自行车或公交车,非常方便。”
电动公交城顺利实施的背后,更深层次的目的是发展电动汽车产业。“株洲市推广电动公交对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培育都起到了示范和拉动作用。”南车时代电动董事长、总经理申宇翔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