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动态信息 >> 新闻正文
中通建新家 剑指新能源
文章来源: 商用汽车新闻 李玲 发布日期: 2010年12月16日
分享按钮

  从聊城市育新街17号的简陋厂房,到现今建设东路10号的厂区,再到2年后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基地,中通客车即将三迁厂址。而推动中通客车第三次搬迁的正是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的良好发展态势。

  冲刺2万辆俱乐部

  2010年12月2日,中通客车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投资11.38亿元建设的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项目已获山东省发改委批准及国家发改委备案,这标志着该项目将进入建设阶段。


  根据年初发布的公告,中通客车计划以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投资11.38亿元,新征用地 909亩,建设一个占地60多万平方米的年产2万辆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的生产基地。其中,节能型客车年产能将达到15000辆,产品覆盖8~18米;新能源客车年产能达5000辆(包括3000辆混合动力客车和2000辆纯电动客车)。全部工程完工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94.8亿元。

  近年来,中通客车一直致力于节能与新能源客车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推广。早在2004年,聊城市就成立了电动客车领导小组,由中通客车着手新能源客车的研发。2006年,中通混合动力和奥运用纯电动客车列入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 2008年,可充电混合动力客车及整车开发列入“863计划”,中通客车成为惟一一个获得3项863项目的客车企业。通过进入863项目,中通客车在新能源汽车的重大关键技术、试验设施建设、配套资源建设、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人才梯队培养和示范运营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2004年以来,中通新能源客车成功实现了多个城市的规模化示范和商业化销售,创造了6项国内混合动力客车产品纪录和4项纯电动客车纪录。此外,混合动力客车批量销往北京、天津、济南、杭州、泰安等地市,纯电动公交车已经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示范服务。

  发展势头如此之好,中通客车乘胜追击。然而,中通客车现有厂区只有1万辆大中型客车的产能,这是个掣肘。“未来,我们的目标是跨入2万辆俱乐部,这就需要扩大产能。目前,我们的厂区位于聊城市中心地带,周围都是居民区,不适合进一步进行改扩建工程。”中通客车首席技术专家、新能源客车项目负责人王钦普说。

  节能与新能源两手抓

  由此,中通客车“退市进园”及节能与新能源客车产业化项目正式启动。“之所以叫‘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是因为新基地不仅要从事新能源客车的研发和生产,同时我们也要从多方面挖掘常规车型的节油潜力,比如引入轻量化技术、优化发动机动力匹配、采用节能材料等。”王钦普解释道。

  而对于5000辆新能源客车产能的规划,中通客车也充满信心。王钦普表示:“经过测算,我们认为未来市场对新能源客车的需求将会增大,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公交用户将选择混合动力公交车代替传统的柴油车,再加上海外市场的需求,完全可以实现5000辆的销量。”

  不光是提高产能,新基地的建成也将提升中通客车的制造水平。“在新厂区内,我们将安装电泳涂装设备、采用轿车化的制造工艺等,将来在新厂区生产的车,产品性能将得到大幅提高。”王钦普表示。

  在中通客车的发展史上,有过多次技改以扩大产能和提升制造水平的经历,但新基地的建设却与以往的技改有着本质区别。

  “中通从‘七五’时期就开始技改,以5年为周期进行改造,都是一部分一部分地改,光消除了一些瓶颈,提升了某一部分的水平,但整体生产工艺还受到制约,因此过去每年都在进行改造。但是,新基地是按国内最高标准进行重新规划和建设的,有些甚至达到了国际先进生产工艺水平。”王钦普说。

  中通客车总经理办公室负责新基地规划和建设的韩主任表示:“新厂区的规划图纸正在设计中,后续的审定、建设招标等工作正一步步向前推进。”

  2010年新能源推广最快

  2010年,中通新能源客车的业绩格外喜人。

  据悉,至2010年年底,中通将交付310辆新能源客车给用户,销售市场包括山东省内的泰安、莱芜、聊城,省外的海口、杭州、天津,以及海外的新加坡、墨西哥等国。“如此大批量投入市场,说明中通新能源客车获得了用户的普遍认可,产品节油性、安全性、可靠性都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在安全性上,产品经受住了北方的低温和南方的高温;在可靠性方面,去年用户对混合动力客车还有些疑虑,经过这两年大规模使用以后,用户打消了这一想法。在济南,中通混合动力客车运行最长里程已达到12万公里,基本上没有抛锚、停班。在节油性上,中通混合动力客车在实际路况下的节油率为27%左右,典型城市工况下达到36%。而且混合动力客车的加速、爬坡能力等性能也与常规车辆看齐。”王钦普表示。

  经过努力,中通新能源客车的产品谱系更加丰富,产品性能也进一步得到优化。

  “我们对去年推出的产品进行了优化和升级,在电池、电机、控制系统上都做了精细化处理,特别是联合电池、电机企业采取了新的研发和生产技术,经过优化后的产品可以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同时,针对济南都市圈中小城市公交车的需求情况,我们在总结12米混合动力公交车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车身、底盘、动力总成布置安装的优化,开发了10米低地板混合动力公交车,满足了二三线城市的需求。”

  让王钦普欣慰的是,今年中通300多辆新能源车以丰富的产品谱系、多样化的配置,适应了不同用户的需求。“这表明我们是跟着市场的需求在走,找到了新能源客车市场化的门路。2004年、2005年,我们‘摸着石头过河’;2006年以后,跟着国家863团队往前走,而现在是跟着市场走。通过863项目的技术积累和这两年的市场磨练,中通新能源客车的锐气已经显现。今年是中通新能源客车推广最快的一年。”王钦普说。

  2011年市场前景可期

  2011年,中通新能源客车的推广目标是500~600辆,其中山东省内力争300~400辆,省外100~200辆,海外100~200辆。

  此外,中通客车除了将对原有产品进一步进行结构、配置和性能的优化外,还将根据市场需求扩充产品系列。2011年中通将加大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的推广力度,计划推出2~3款纯电动客车,产品不光满足公交用户的需要,还将满足团体通勤、旅游景区用户的需要。

  “2008年,中通纯电动客车已经在北京奥运会上示范运营。去年我们又开发了一款12米纯电动客车,2010年开发了小型化的纯电动客车,2011年将对产品进一步优化,然后推出新产品,如8.5米、10.5米纯电动客车。在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的开发上,中通客车应该是最有技术条件的,2008年我们承担了863项目中‘可充电式混合动力客车整车开发’,目前研发工作已全部结束。未来就是进一步把控制方面的优化、电池的布置安装、电池的选择、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的二次回收等工作做实,然后就像推广混合动力客车一样,让用户对车辆的运营没有后顾之忧。”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