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零配件资讯 >> 新闻正文
福厦泉三城公交车100%安装车载GPS监控系统
文章来源: 中国客车信息网 发布日期: 2010年11月15日
分享按钮

    “半小时等不到一辆公交车,而晚上9点不到,回家的公交即已停班……”这些事关群众公交出行的难题都将在未来一年里得到解决。省政府昨日出台的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施意见明确,全省将再新增2000辆公交车,并加大车次的发班密度,延长公交车的服务时间,力争10-15分钟步行范围内公交站点全覆盖。

  行车密度更合理

  今后,我省将在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的公交车上100%安装车载GPS监控系统,基本实现全省公交车的联网联控和智能化管理,群众等车难题将有望得到缓解。

  据介绍,智能化管理可避免公交车间的行车密度过大或过小,可及时在搭乘人数较多的线路上递补车辆,确保客流的快速分离。

  末班车将延后

  根据《意见》,今年年底,全省设区市中心城市新投放公交车1000辆(其中清洁能源公交车370辆)以上,届时厦门、泉州城区群众步行10-15分钟即可乘坐公交车。

  在新增公交车数量的同时,班车的服务时间也有望延长,末班车将比现在更迟。据悉,今年内,厦门、泉州、福州等城市累计新增公交班线有望100条(其中清洁能源公交线路10条),优化班线200条,有250条班线将延长服务时间。省政府要求,公交车线路要与福温、福厦高铁对接,加快开通市区至火车站、机场、对台客运码头等直达快线。此外,今年还要加大中心城市公交枢纽站、首末站建设力度,新建重要线路公交首末站15个。

  到2011年底,全省新增、更新公交车2000辆(其中新增清洁能源公交车500辆),新增公交班线100条。根据《意见》,我省各地将加快制定公共交通发展专项规划。

  确保公益与低价

  低票价和全覆盖的性质给群众出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而为了确保公交服务的公益与低价,政府今后仍将加大对公交的补贴力度。根据《意见》,我省将建立规范的公交补贴补偿制度。按照公交公益性定位,对执行政府指令性任务、开通冷僻线路、实行低票价等产生的政策性亏损,给予政策扶持和合理补偿。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